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病源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书名,4卷,宋·陈文中撰,刊于1254年。卷1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重点叙述小儿护理;卷2指纹三关及面部形色,记述儿科病的望诊;卷3~4为惊风痘疮的证治。内容简要,并附望诊图。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痘疹方论》合刊出版,书名为《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猜你喜欢

  • 眼棱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 带下黄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 清补并用

    清热、补阴药合用的治法。具有补阴退热的作用。如燥伤肺胃,症见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者,用沙参麦冬汤。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咽喉燥痛、咳嗽气喘、痰中带血、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百合固金

  • 腰痛

    证名。出《灵枢·经脉》。指腰部疼痛。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济生方·

  • 李仲元

    【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乾。陕西三原人。研究医书,间或为人治病。

  • 藤叶细辛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 黄芥

    见《中药志》。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浮热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 错喉

    病证名。①食谷即吐。由贲门受伤所致。(《证治准绳》)。②乳食误呛入喉,随即引起的吐逆。

  • 胚胎

    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详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