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1卷。元·朱震亨约撰于14世纪中。作者因宋代官修《和剂局方》只列各方主治证候,不载病原;立法虽简便,而未能变通,遂对该书的成药配伍使用原则与辨证论治等问题,以问答体例予以评论。全书共三十多个问题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因血虚内热而涩滞,宜生血润燥,内服四物汤加麦冬、天冬、五味子;因燥热之药而致者,用四物汤加连翘、甘草以生血清热;因大肠燥热,大便不通者,宜猪胆汁导之。
①六郁之一,一称火郁。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而化热。主症有头痛、口干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等。②亦作热遏。指热邪阻遏于内不能透泄。主要表现为心
即橘皮竹茹汤第二方,见橘皮竹茹汤条。
肾属水,肝属木。根据五行的滋生制约关系,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症。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与阴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阳一般代表轻清的、功能的、亢进的、运动的、上升的或热性的一面;阴一般代表重浊的、形质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
经外穴名。见膝眼条。
证名。指语言错妄。又名妄语。多由阳热亢盛,心神昏乱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亦为癫狂病常见症状之一。《素问·阳明脉解篇》:“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
【介绍】:清代医家。字鲁珍。上海人。勤于医业,白日应诊,夜览医书,撰有《沈氏医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