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闽东本草》。为苞蔷薇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又叫骑马漏。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证属湿热下注。初为会阴处肿胀,疼痛,后破溃流脓,日久成漏;如病变波及泌尿器官,不仅尿液可自漏口流出,甚而尚可影响生育。宜挂线或手术治疗。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灰指甲,详该条。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指月经过少,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病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痰气多者,此症因三焦火盛,故痰气盛,宜用竹沥汤,火降则痰消矣。”(竹沥水冲服之)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①水毒病的通称。《诸病源候论·水毒候》:“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有山谷溪源处,有水毒病,春秋辄得。……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通呼溪病,其实有异。”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诸病源候论·水毒候》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