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疽

大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一。即脑疽。见该条。

猜你喜欢

  • 三十脉

    三十种脉象。出滑寿《诊家枢要》。即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疾、细、代、散脉。

  • 消痰软坚

    消痰法之一。治疗因浊痰结聚或瘰疬等病证的方法。如消瘰丸。《素问·至真要大论》:“坚者软之。”

  • 五蒸

    骨蒸、脉蒸、皮蒸、肉蒸、内蒸的总称。《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

  • 牛黄青黛散

    《疡医大全》卷十六方。牛黄、青黛各五分,硼砂二钱,朱砂、人中白、龙骨各一钱,冰片二分。为细末,甘草煎汤漱口后,吹撒患处。治青腿牙疳,症见牙疳腐烂而腿肿色青者。

  • 哺露疳

    病证名。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所致。症见骨瘦如柴,呕逆,吐虫,心烦,口渴,傍晚蒸热等。宜先用集圣丸

  • 鼻风

    病证名。指新生儿鼻塞而不能吮乳者。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小儿生下三朝五日,忽然鼻塞弗乳,不能开口呼吸,此乃保母鼻风吹入小儿囟门,宜清风散(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

  • 七层楼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尾菜之别名,详该条。

  • 雷氏清宣金脏法

    即清宣金脏法,见该条。

  • 少腹拘急

    证名。即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可兼见小便异常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除肾气虚寒者外,湿浊瘀热蕴结下焦亦可导致。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慢性前

  • 室女经闭劳嗽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未婚女子,因忧思劳伤心脾,心脾虚损则肺阴失养,阴虚生热,灼伤肺阴所致。症见经闭后饮食减少,日渐消瘦,久咳不止,四肢干痿,发热或潮热盗汗等。治宜滋阴清热,养血调经。方用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