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圆癣

圆癣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其里亦生虫。”多由湿热外邪侵袭皮肤或接触传染而得,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处。病损为钱币状圆形红斑,边缘清楚,其中央者可有自愈。红斑周围可见丘疹、水疱、结痂、鳞屑等变化,自觉瘙痒。治宜土槿皮酊外搽;或用硼砂3克,醋100毫升,调匀外搽,亦可20%铜录散油调外涂。相当于体癣。

猜你喜欢

  • 垂帘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赤膜下垂条。

  • 寒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 太医局九科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 劳碌气虚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详气虚喘条。

  • 缠骨

    骨名。桡骨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者,……其在上而形体短细者为辅骨,俗名缠骨。”

  • 王云泉

    【介绍】:见王文谟条。

  • 发际疮

    病名。生于项后发际处之疮疖。见《疡医准绳》卷三。多由内郁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初起形如粟米,渐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根赤,痛痒较甚,破后流少许脓液,时破时敛,缠绵难愈。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化湿。内服五味

  • 八爪龙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八爪金龙,详该条。

  • 瓢儿果

    见《四川中药志》。为梧桐子之别名,详该条。

  • 厥阴寒证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