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章》:“肺火恶寒,肺受火克,毛窍常疏,不能固腠理而洒淅恶寒者,必兼咳嗽咽干,治宜清金润肺。”方用泻白散去梗米加黄芩、杏仁、阿胶,或甘桔汤加酒芩、山栀、麦冬、五味、酸枣仁等
病名。即瘰疬之夹项而生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如黄豆结篓者名锁项疬。”参见瘰疬条。
【介绍】:明医家。字九有。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业儒之外,究心医籍,并访求名医请益,历二十载,求得方剂数以万计。择所得方剂之神效切用者,制成丸散以施人,并撰成《胞与堂丸散谱》4卷(1638年),以
指十一个经验效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并编有歌诀,曰:“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彻,委中配承山,下至昆仑绝,环跳与阳陵,通里与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后《针灸大全》增:“太冲”一穴,作《马丹
经穴名。代号:LI4。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或当拇、食指并拢时,在第一骨间背侧肌隆起之中央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
①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②五邪之一。某脏因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
①刺法名。《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意是指在针刺前以手指弹动皮肤,使脉气满的方法。后世医家发展为,入针后,用手轻弹针柄,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
针刺手法。即摇法。《针灸大成》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写之际,每一部摇一次……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①鼻息、呼吸。《素问·平人气象论》:“呼吸定息脉五动。”②喘息。《灵枢·海论》:“悗息面赤。”③止、结、留滞。《灵枢·百病始生》:“息而成积。”④通瘜。赘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鼻息肉不通。”⑤
脉诊中,把两种形状、性质相对的脉象并列,作为对比的方法。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大小等。《医原》:“经以浮沉、缓急、大小、滑涩八脉……即于八脉中,分对待、微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