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菌

喉菌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有因过食膏粱炙煿厚味,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者。有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人多有患之者。”《咽喉经验秘传》)。有因肝肾阴亏,虚火上炎,薰灼咽喉而成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菌状如浮萍,色紫生喉旁。”“软如猪肺,或微痛,或不痛,梗塞喉间,饮食有碍”(《秘传喉科十八证》)。甚或腐溃,声音嘶哑、口臭等。治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疏肝解郁。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之。

猜你喜欢

  • 张翰风

    【介绍】:见张琦条。

  • 卫弱营强

    见营卫不和条。

  • 会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

  • 肺火

    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临床表现参肺阴虚、肺实热条。

  • 乳疖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五。即疖生于乳房部者。证治同疖。

  • 正气

    ①同真气。人体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参见真气条。②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

  • 惊痰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所致。《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癎瘖,名曰惊痰。”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

  • 五行生数

    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行学说把一至十等十个自然数配属五行,其中一至五为五行之生数,六至十为五行之成数,如《类经图翼》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

  • 医原

    医论著作。3卷。清·石寿棠撰。刊于1861年。共有医论20篇,探求疾病之本原及治本之法。内容包括脏腑气血营卫功能,证治大要、伤寒、内、妇、儿各科证治。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祛寒化痰

    化痰法之一。治疗寒痰的方法。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症见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滑。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细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