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即走马牙疳。详该条。
证名。指寒症与热症间代而作,日发一次或数次的症状。为伤寒少阳病主症。《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类证活
指颜面气色晦暗,滞着垢腻。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可见于暑湿、湿温、痰饮等病。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故名之曰季春痹也。”详足阳明经筋病条。
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指脾胃运化失常,气机阻滞于内而胸腹胀满;泻,指疏利气机,消除积滞。谓中焦积滞、胸腹胀满者,用消导理气等法治疗。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赤丹。见该条。
见鼠疫约编条。
病名。《疡医准绳》卷四:“胫疽,发于胫名曰兔啮。”即附骨疽。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金鸡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