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针灸著作。①一名《针灸捷法大全》。6卷。明·徐凤撰于1439年左右。卷1~2载针灸歌赋;卷3为周身经穴歌;卷4载窦氏八法流注;卷5载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6为灸法。书中除收录多种针灸资料外,并附插图,是
《世医得效方》卷六方。橘红、杏仁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米汤送下。治气秘。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眼力。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养生类著作。明·周履靖辑。本书篇幅短小,仅辑唐·孙思邈《卫生歌》与宋·真德秀《续卫生歌》二篇。认为服灵丹、仙果而长寿者世所罕见,主张养生应以运气按摩、节制饮食等预防措施为主,故博采诸家养生之要而编成七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泄泻。多因脾肾阳虚,当经行之时,胃肠之气血受阻,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脾虚者,症见经期大便泄泻,精神疲倦,食减,或见浮肿、腹胀等,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