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林彦圭条。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又名《理瀹骈文二十一种膏药》。辑人不详。2卷。刊于1875年。本书取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中的21个膏药方(附糁药方27种,补录验方10余首)编成。上卷述各方的治疗病证;下卷记各方的配合制法。后
古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眼科病证。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眼生翳障,凡自下而向上发展,且生在黑珠外者,则名外推云。
证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声音洪亮。详见声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