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已佚。
痘疹专著。16卷(又有5卷本及10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①痿证之一。亦称肝痿。由于肝热内盛,阴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证见肢体筋急拘挛,渐至痿弱不能运动,伴有口苦,爪枯等症。《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
亦名缩胎,是古人对孕妇体质肥胖,或过食肥甘,于妊娠后期,恐胎儿过大,造成难产,故用早期服药的方法,使孕妇足月易产为缩儿胎。
忿怒。《素问·上古天真论》:“无恚嗔之心。”
经脉表里相合之名。出《灵枢·经别》。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华山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倒吊蜡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