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折衷》。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的症候。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所致。其症饮食饱满则泻,泻尽乃止,如此反复。治宜补脾益胃。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其症阴囊瘙痒、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内服全虫散。外用益志壳(即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
综合性医书。简称《医学广笔记》。4卷。明·缪希雍撰。初名《先醒斋笔记》,乃丁元荐取缪氏所搜集临症所用诸方刊行于世,后经缪氏本人增订改用今名。前三卷介绍作者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
指项颈软弱无力。《世医得效方·项软》:“颈垂软,头不得正,或去前,或去后。”古称天柱骨倒。为督脉病变,多因肾气精髓衰耗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属五软之一,常
营,指营气。营气与卫气均源于水谷精微,其清稀部分化生为营气,其浓浊部分则化生为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杜鹃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见《本草述》。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又名肺脏中风。指风邪入中于肺经而致的症候。主症为口燥,胸满,气喘,身运不能自主,昏冒,肿胀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诸病源候论·风
脉象。重按沉取,细而小,轻按反见实大。《难经·六难》:“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