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刮痧法

刮痧法

实热痧胀邪犯肌表的治疗方法。用铜钱(或汤匙、瓷碗)蘸香油于患者脊柱两旁轻轻向下顺刮,以渐加重,干则再蘸,再刮,以出现红紫斑点或斑块为度。继以消毒三棱针轻轻刺破,出尽紫黑血,使痧毒外泄。如刮刺头、额、肘、腕、腿、膝等处,可用绵麻纱线或头发蘸香油刮之。腹部柔软之处,可用食盐以手擦之(见《痧胀玉衡》)。

猜你喜欢

  • 脐中水

    病证名。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若脐中水及冷,则令儿腹绞痛,夭(音义同纠。夭纠,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为寒湿之邪,结于腹

  • 洗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狗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 蓐劳

    病名。又名产后痨。《经效产宝》:“产后虚弱,喘乏作寒热状如疟,名为蓐痨。”因产后气血耗伤,调理失宜,感受风寒,或忧劳思虑等所致。症见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气逆,胸中痞,腹绞痛或刺

  • 冬均子

    见《中药材手册》。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 肩胛

    ①背部两肩胛骨部位。《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②指肩胛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附于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锨板子骨。”

  • 葡萄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即蒲桃疔。见该条。

  • 归芪饮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又名四神汤。当归八钱,黄芪、金银花各五钱,甘草三钱。水、酒各半煎,分三次热服。治脑疽背痈,毒盛焮肿,及虚人肛门发毒。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钱。

  • 灰黑干苔裂纹舌

    舌苔灰黑而干燥,满舌裂纹。主脏腑热盛,或热灼真阴。若脏腑热盛,热邪结实,可攻下;邪未结实,则宜清热生津;若真阴亏竭,可清热滋阴为治(见《辨舌指南》)。

  • 子眩

    病名。亦名妊娠眩晕。郑玉峰《万金方》:“妊妇头眩躁闷,不能举动,心震不安,名曰子眩。”多属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上扰清窍所致。症见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烦急躁。宜养阴清热,平肝潜阳。用一贯煎,或天麻钩藤

  • ①伏藏、隐藏、制伏。《素问·至真要大论》:“必伏其所主。”②脉象之一。详伏脉条。③中药炮制法之一种。详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