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圣济总录·积聚门》。即贲豚。积气因发作部位不同,可见气逆冲心满闷,或见膀胱切痛,上冲腹胁满痛,上下攻走疼痛等证。治宜槟榔散、四味丸、天雄散等方。参见贲豚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薏苡仁、汉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一钱半。水煎服。治风热及唇核。
出《救急易方》。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科发挥条。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五不女之一。纹同文。指阴道狭窄,影响性交与生育。又名石女。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阴户小如筋头大,只可通,难交合。”
见《本草崇原》。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见《黑龙江中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医临证备要》。即痱疮。详该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破伤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