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
见《贵州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葛应雷条。
即二圣救苦丸,见该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与偃月侵睛同。详该条。
病名。见《伤寒论·伤寒例》。指冬季发生的热病。《医效秘传·冬温温毒》:“冬温者,冬感温气而成,即时行之气也。何者?冬令严寒而反温热,人触冒之,名曰冬温。”本病如邪在肺卫,见头痛、无汗、发热、微恶风寒、
书名。2卷。明·管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证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
骨名。即缺盆骨。李潆《身经通考》:“缺盆骨为骮。”参见缺盆骨条。
详清法条。
《疡医大全》卷八方。雄黄、朱砂各二钱,牛黄、麝香各二分。为细末,猪胆汁调敷患处。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赤紫丹瘤,缠喉风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