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元芩

元芩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红枣

    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 崔彧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

  • 不伏水土痢

    病证名。指易地生活,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当地水土而致的下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四方之气,温凉不同,随方嗜欲,因以成性,若移其旧土,多不习伏,必因饮食以入肠胃,肠胃不习,便为下痢,故名不伏水土痢也

  • 阴桃子

    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 医医医

    医论著作。3卷。清·孟今氏撰于1902年。本书旨在阐述医治医界弊病的医法,故题名为《医医医》。作者分别指出历代统治者不重视医药,有些患者骄奢淫逸,重财轻命,有的医生不学无术,误人性命的时弊,颇多精辟的

  • 芍药黄芪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芍药四两,黄芪、白芷、桂心、生姜、人参、川芎、当归、干地黄、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为粗末,水、酒各半煎服,日三次。治产后脘腹痛。《千金翼方》无人参、当归、川芎、地黄

  • 皴痛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 开蒙集

    见针方六集条。

  • 医学韵编

    医史参考读物。2卷。杨蔚编。刊于1922年。本书按古音韵顺序,收集有关医学源流和史料,编成四言歌诀,其下注明出处。但内容比较繁芜零乱,并杂有神话传奇诸说。

  • 处方中某些果实或块根类药物的计数单位。如大枣三枚(去核)。一般应以大小适中者为度。为保证用量准确,后世对这类药大部分已改用重量单位,如附子、乌头、桃仁、杏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