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热咳嗽

伤热咳嗽

病证名。指因湿热行令,热伤肺气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热咳嗽之症,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脉洪数而滑。治宜家秘泻白散柴胡饮子栀连清肺饮凉膈散川贝母犀角地黄汤加山栀黄芩等。又名热痰嗽。参该条。本症可见于支气管扩张、肺脓疡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

猜你喜欢

  • 滇紫参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小红参之别名,详该条。

  • 木郁达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木郁达之,谓吐令条达也。”《内外伤辨惑论》认为是肺金抑遏肝木。木郁,指肝气郁结;达,疏泄畅达。肝气郁结症见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吐酸,食欲不振

  • 佗脊

    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即夹脊穴,见该条。

  • 胞漏

    出《脉经》。即胎漏。详该条。

  • 劳热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发热》。指虚劳骨蒸发热。《医学说约·热》:“劳热则蒸。”多由气血亏损,阳衰阴虚所致。常见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等症。五脏邪热不清亦可导致劳热。《医学入门》卷五:“心劳邪热,则口舌生

  • 双产

    即双生。详该条。

  • 王国瑞

    【介绍】:元末针灸医家。字瑞庵。兰溪(今属浙江)人。名医王开之子,承父业,精针灸,屡游三吴,医名大振。与父合注窦汉卿《铜人针灸密语》。又撰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卷,记述经验取穴效方,并编为歌括。文

  • 风府

    经穴名,代号DU16。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豁、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主

  • 推寻

    切脉指法。切脉时移动指位,左右寻找。《重订诊家直诀》:“寻推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

  • 槐鸡

    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