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交骨不开

交骨不开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六。①交骨即耻骨。古人认为未产前两骨相合,临产时两骨稍离。若此骨不开,儿难降生。多因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养,以致气血不能运达所致。②指骶骨关节部。在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一定的活动,使骨盆下口张大。若这一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分娩。治疗可用凤林寺《女科秘宝》佛手开骨散(龟板一具炙酥,当归50克,川芎50克,党参100克)。参见交骨不开难产条。

猜你喜欢

  • 祛邪扶正

    是针对邪实而正稍虚的病情,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则。取邪去则正自安之意。参扶正祛邪条。

  • 谢毓秀

    【介绍】:明代医生。履贯不详。学医于外祖李岚溪。认为寒为百病之长,故将寒症列于所著《回生达宝》一书之首。

  • 虚火咳嗽方

    《不居集》上集卷十五方。麦门冬三钱,生地黄二钱,紫菀、茯苓、知母各一钱,牛膝、车前子各五分。水煎服。治元气亏损,三焦之火炎上,刑克肺金而咳嗽。若虚,加人参一钱。

  • 积热三消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热熏于肺为上消,症见烦渴引饮,用清肺饮。热积于胃为中消,症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用清胃汤加干葛。热流于下为下消,症见小便频数,如膏

  • 杨时泰

    【介绍】:清代医家。字贞颐,号穆如。江苏武进人。1819年(嘉庆乙卯)举人,精于医,先宗名医周慎斋(之干)之学,后又宗张璐,长于辨证,用药则兼取金元四家之法。选刘若金所撰《本草述》一书中的精华辑成《本

  • 心血瘀阻

    心血凝滞,脉道瘀塞的病证。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而诱发。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牵引至臂内侧,尤以左臂为多见。病轻者痛势不剧,时作时止,重者并

  • 浅刺

    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浅或仅及皮肤的程度。《灵枢·终始》:“脉虚者,浅刺之。”又“痒者,阳也,浅而刺之。”一般在皮肉浅薄之处或重要脏器附近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浅,属于热、虚证候,或体质虚弱及感应灵敏

  • 食远服

    在离正常进食时间较远时服药。治疗脾胃病的药或泻下药可食远服。

  • 耶律撒不椀

    【介绍】:见耶律敌鲁条。

  • 冻死

    指受冷极深冻僵而死。《诸病源候论·冻死候》:“人有在于途路,逢凄风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气入藏,致令阴气闭于内,阳气绝于外,荣卫枯涩,不复流通,故致噤绝而死。若早得救疗,血温气通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