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穿山甲,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太虚,即宇宙。《素问·五运行大论》:“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王冰注:“大气谓造化之气,任持太虚者也。”②指空气。《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
解剖学同名器官。位于口腔。《灵枢·五阅五使篇》:“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
【介绍】:见邹澍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经水或多或少。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①由肝胃肾三经之火毒凝聚而成。症见耳孔内赘生物,头大蒂小,形似蘑菇,微肿闷疼,若色红皮破者,偶然犯之,则痛引头顶。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止痛。内服栀子清肝汤加减。外用硇砂散点
即睾丸。《疮疡全书·阴囊毒》:“阴囊上肿而痛,……肾子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