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丹毒

丹毒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丹熛天火火丹。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故名。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名流火。发于上者多为风热化火;发于下者多为湿热化火;亦有外伤感染所致。初起患部鲜红一片,边缘清楚,灼热,痒痛间作,迅速蔓延扩大,发热恶寒头痛口渴;甚者可见壮热烦躁神昏谵语恶心呕吐等毒邪内攻之证。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抱头火丹服普济消毒饮,流火可服龙胆泻肝汤加味,重证服兰叶散加黄芩元参,或漏芦汤,或消丹饮加味;外治可用复方黄连膏,或四色散敷贴,或以赤小豆一升磨筛细,或以榆树根白皮作末,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若热痛焮赤甚者用金花散敷之;亦可用升麻榻汤外洗。下肢复发性丹毒可用砭镰法放血,以泄热毒

猜你喜欢

  • 通肠解毒汤

    《辨证录》卷十方。生甘草、大黄、金银花各一两。水煎服。治钩吻中毒。

  • 小腹结痛

    证名,见《华氏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治》。结,指邪气结聚,亦有作急结解。小腹结痛,可见于下焦多种疾患,如瘀结膀胱,寒凝下焦,滞积肠腑及邪气入肾与血室等。

  • 五毒草

    见《广西中药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 化骨莲

    见《草药手册》。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 经闭出痘

    病证名。指妇女经闭而发痘疮之症。如因心脾先病而经闭不通,积垢郁阻于冲任胞宫,以致痘疮火毒当出不出者。初起发热时,宜用桃仁承气汤,以清除宿垢,继用四物汤合匀气散加红花、木通以调之。若心脾虚损,冲任胞宫空

  • 鹅鼻骨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即肘骨。详该条。

  • 奶浆草

    见《草药手册》。为地锦草之别名,详该条。

  • 陆放翁

    【介绍】:见陆游条。

  • 淖泽

    淖,滑润之意;泽,作濡润解。即濡润流利。《素问·离合真邪论》:“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灵枢·刺节真邪篇》:“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灵枢·决气》:“淖泽注于骨。”

  • 结核穴

    经外奇穴名。位于后正中线旁开3.5寸,与大椎穴相平处。主治肺结核及其它结核病。直刺0.5~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