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不识人

不识人

证名。指神志失常的严重证候。《辨证录·中风门》:“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张氏医通·狂》:“热入血室,发狂不识人,小柴胡犀角生地黄。”《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伤寒阳明病,热极则日晡潮热,甚则不识人,循衣摸床,独语如见鬼状,法当大承气汤下之。”《世医得效方》卷八:“狂癎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可见于癫、狂、癎、伤寒及温病热极、中风等疾病。

猜你喜欢

  • 吉谦伯

    【介绍】:见吉之条。

  • 太阴之人

    “五态之人”的一种类型。出《灵枢·通天》。其外貌特征是“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腘然未偻。”性格特征是“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其体质特点是“多阴而无阳

  • 葵菜

    见《说文》。即冬葵叶,详该条。

  • 咽痛

    证名。指咽部疼痛。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医学心悟·咽痛》:“咽者,少阴经脉所过之地也,热邪攻之,则咽痛。”寒邪直中下焦,逼其无根失守之火,发扬于上,亦令咽痛。然必有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证。

  • 托里法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即疮疡内托法,见该条。

  • 鬼穴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风府,见该条。

  • 鸡冠丹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即赤丹。见该条。

  • 胃不和

    即胃气不和。《素问·厥论》:“胃不和则精气竭”。及《素问·逆调论》引《下经》:“胃不和则卧不安。”参见胃气不和条。

  • 马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其疮潜隐皮肤,钻刺剧痒,搔抓不知痛。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搽绣球丸。类似结节性痒疹。

  • 七伤

    病名。①指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②指虚劳的七种病证。①指阴寒、阴萎、里急、精连连、精少阴下湿、精清、小便苦数临事不卒(见《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