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叶五加

三叶五加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刺三加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方骨

    骨名,即骶骨。《伤科汇纂》卷二:“男女腰间,各有一骨,大如掌,有八孔,……即方骨也,”“……方骨一节,在尾蛆骨之上。”

  • 阳明之阳

    出《素问·皮部论》。阳明经之阳络。名害蜚,详该条。

  • 足阳明之别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 肺为娇脏

    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为诸脏之盖,百脉所朝。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常先犯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故称娇脏。

  • 芍药黄芪汤

    ①《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方。芍药四两,黄芪、白芷、桂心、生姜、人参、川芎、当归、干地黄、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为粗末,水、酒各半煎服,日三次。治产后脘腹痛。《千金翼方》无人参、当归、川芎、地黄

  • 射干兜铃汤

    《痧胀玉衡》卷下方。射干、桑白皮、马兜铃、桔梗、薄荷、玄参、天花粉、贝母、枳壳、菊花、金银花各等分。水煎服。治痧似伤风咳嗽。若咳嗽甚,加童便饮。

  • 风头眩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 哮灵草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肠蛊痢

    病名。指痢下赤白或纯下瘀血而连年不愈者。《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脏腑,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千金要方》卷十五:“蛊则纯痢瘀血。”参蛊

  • 少海

    经穴名。代号HT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节。属手少阴心经。合(水)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之中点,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并有贵要静脉,尺侧下副动、静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