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背俞穴对举,即募穴。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因募穴都在胸腹,故名。参见募穴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亦作丁翳。又名钉翳根深、钉头翳、钉翳障。本症来势迅猛,初起黑睛生翳,根脚如订深入,目赤疼痛,牵连头额,羞明泪出。失治则穿透黑睛,接引黄仁,可成蟹睛。若赤痛羞明等症消退,黑睛则遗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即胞衣。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甜橙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竹茹,详该条。
证名。即阳证似阴。指内热炽盛而外见寒象的证候。因内热过盛,阳气闭郁不能外达所致。《景岳全书·传忠录》:“阳极反能寒厥,乃内热而外寒,即真热假寒也。假寒者,火极似水也。凡伤寒热甚,失于汗下,以致阳邪亢极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突起睛高。详该条。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该条。
灸法用语。见《范汪方》。指无病先灸,用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参见逆针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