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上的今天>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

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

在55年前的今天,1969年11月21日(农历1969年10月12日),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

所谓“阿帕”(ARPA),是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简称。他的核心机构之一是信息处理处(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关注电脑图形、网络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课题。

1962年,杰·西·亚·利克里德(J.C.R.Licklider)离开MIT,加入ARPA,并在后来成为IPTO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他在任期间将办公室名称从命令控制研究(Command and Control Research)改为IPTO。也就是在他任职期间,据估计,整个美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的70%由ARPA赞助,并在许多人看来与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军事机构相去甚远,并给许多研究者自由领域来实验,结果ARPA不仅成为网络诞生地,同样也是电脑图形、平行过程、计算机模拟飞行等重要成果的诞生地。

1964年伊凡·沙日尔兰德(Ivan Sutherland)继任担任该处处长,2两年后的鲍勃·泰勒(Bob Taylor)上任,他在任职期间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的想法,并筹集资金启动试验。在鲍勃·泰勒的一再邀请下,日后成为“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出任信息处理处处长。

1967年,罗伯茨来到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着手筹建“分布式网络”。人员调度和工程设计很顺利,不到一年,就提出阿帕网的构想。随着计划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罗伯茨在描图纸上陆续绘制了数以百计的网络连接设计图,使之结构日益成熟。

1968年,罗伯茨提交研究报告《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其中着力阐发的就是让“阿帕”的电脑达到互相连接,从而使大家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份报告组建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网”,就是著名的“阿帕网”,拉里·罗伯茨也就成为“阿帕网之父”。

1969年11月21日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阿帕网正式投入运行。

1990年代,阿帕网退役。

互联网之父:宽带网程序开发团队,阿帕网创建成员

阿帕网的由来是什么?是核站防御还是别的原因?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建造的通讯网络。事实并非如此。

从时间上看,阿帕网的产生正好是美苏冷战的关键时期。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发射成功后,美国政府为了迎头赶上,立即作出两个回应,即创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和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前者是为了发展航空技术与前苏联直接竞争,后者是为了研究万一遭受苏联核打击的应急技术准备。而阿帕网就是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支持的一个项目。

约瑟夫·立克里德在被规划署聘任为信息处理技术办公室主任之前,是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主任,也是该实验室的创办人。他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心理学背景出发,很快发现并定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对人类行为提供决策支持。计算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取代人在各个层面的重复性工作,从而把人类彻底解放出来,仅仅作决策。要达到他构想的这个最终目标,一个大前提,就是要消除当时的“巴别塔”现象,即每个型号的计算机都各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控制语言以及计算机文件的组织方式,而这些结构的差异使任何两台不同型号的机器之间无法展开合作。

延伸阅读:因特网是这样发展的

延伸阅读:因特网是这样发展的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如今全球有近三十亿用户,而且每天还迎来成千上万的新用户。若把它当作一个国家,那它将是世界上前五大经济体之一。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以下来自vox网站的图片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因特网——它在哪里诞生,如何运行,以及它是如何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使用的。

1.互联网前身:阿帕网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即“阿帕网”(ARPANET)。这就是互联网的前身。

2. 1970年:阿帕网扩张

截止1970年末,阿帕网已发展到13个节点,包括东海岸的学校,如哈佛和麻省理工。

3. 1973年:阿帕网国际化发展

1973年,阿帕网已扩张为40个节点,并开始国际化发展,美国的节点能能通过卫星通信与相距较远的夏威夷州、英国的伦敦和北欧的挪威连接。

4. 1982年:阿帕网社区在成长

随着阿帕网进入第二个十年,它仍主要局限在美国,到1982年,该网络只有大约100个节点,但这不足以支撑一个充满活力的在线社区。

5.1984年:阿帕网成为互联网

这张地图显示了阿帕网和CSNET的节点(标记为“Phonenet”)。CSNET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所建立的用以提供全国范围内链接的计算机科学网。

6.NSFNET:第一个互联网主干网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网络资助美国各地建立了数个超级计算中心,并在1986年创建了一个直接连接这些中心的主干网络,即NSFNET。此图显示了1992年的NSFNET,当时,有6000个网络连接到NSFNET,其中三分之一位于海外。

7. 互联网成为全球性网络

1993年,互联网虽然仍由美国主导,但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网络。该图显示了一个完全交互式的超级电子论坛——新闻组(Usenet)上的信息流。

8.互联网主干网的私有化

1994年,克林顿政府推进了互联网主干网的私有化。政府资助的NSFNET退役,商业公司开始介入。上面四张图说明了世纪之交的市场演变。当时出现的四家最大的私人长途网络供应商为UUNET,AT&T,Sprint和Level 3。

9.互联网征服世界(2000-2012)

这张地图显示了从2000年到2012年全球网络用户的发展情况。互联网先在富裕国家兴起,然后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最后渗透到贫穷国家。如今,全球互联网用户超过25亿,而每年还在产生数以亿计的新用户。

10.2012年全球有线宽带普及率

人们有两种登录网络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有线宽带,二是通过无线宽带。由图可见,有线网络在世界各地仍然备受欢迎。

11.2012全球移动宽带普及率

此图显示了全球各地的移动宽带普及率(该图与上张图中同颜色的数据不能直接比较)。在发达国家,通常情况是,人们早期通过固定宽带接入网络,之后才拥有移动互联网设备。但一些发展中国家正跳过固定宽带网络的建设阶段,而这样的方式经济有效,因为一个手机塔可以为数以百计的用户提供服务。

12.2014年全球宽带速度

这张图揭示了全球各地宽带速度,其中最快的地方是以香港为首的深绿区域,平均速度为每秒近8千万比特。

13.面临断网风险的国家

这张地图显示了各国所面对的断网风险程度。一些国家因与外界的链接不足而容易断网。而另一些国家,如美国,有几十条途径连接到外部世界,使其几乎无法采取断网的审查手段。

14. 2013年全球互联网自由状况

这张地图根据互联网自由状况,对全球各地进行了分类。所分类型包括自由、一定程度的自由和不自由。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未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