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诗词古文>杨於陵生平

杨於陵生平介绍

杨于陵(753—830),汉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后。父杨太清,客居河朔,死于安史之乱。六岁时因战乱避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九岁,擢进士第,授润州句容(今江苏)主簿,节度使韩滉将女儿嫁给他。贞元八年(792年),入朝为膳部员外郎。历官吏部郎中、中书舍人、潼关防御、镇国军使(今陕西华县)、浙东(今浙江绍兴)观察使,入为京兆尹(首都市长),“奸人无所影赖,京师豪右大震”,官至户部侍郎。>>查看杨於陵的诗词古文

生平

出仕前

  杨于陵,字达夫,一作杨於陵,是贵族后代,父亲杨太清死于安禄山之乱。当时杨于陵才6岁,开始逃难,定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八岁高中进士,担任“句容主簿”。节度使韩滉极端喜爱他,把女儿嫁给他。

  他后来担任了不少官职,只因为丈人韩滉当宰相,他就“回避”,回到“建昌”读书,直到792年丈人去世,才出来作官,他为人刚正不阿,德宗很欣赏他。

累官尚书

  他担任浙东观察使的时候,‘越人’发生饥荒,他开仓出米三十万石救济贫民。

  他担任了‘京兆尹’。此前有很多‘编民’,故意在禁军也就是‘北军’ 中,挂一个虚假的军籍,然后依靠这个名头到处招摇撞骗、横行作恶。杨于陵请求进行查核、限制和全面清理,于是“奸人无所影赖,京师豪右大震”。可以看出,杨确实是一个刚正有魄力的人,为此他也曾经多次过担任边防军事职务。

  809年四月乙丑日,已经担任吏部尚书的杨于陵在对策牛僧儒的时候,发现并选拔了针砭时弊、才华出众的牛僧儒(后曾任宰相)。于是向朝廷尽力予以推荐,因此惹火了宰相李吉甫,被贬斥为岭南节度使。

左迁岭南

  即使到了当时蛮荒的岭南,他也没有消极,而是任用李翱等人,查访得失,给百姓做些实事。他发现当地百姓用木头盖房子,很容易着火,于是引导百姓建筑砖瓦房屋,从此火灾很少发生。

  当时的岭南监军叫许遂振,骄横贪婪,他畏惧杨的廉洁公正。他想出歪主意,在京师大肆造谣污蔑杨于陵贪赂,宪宗也无法辨别,就这样把杨于陵给罢免了。许遂振更加专权跋扈,还到处搜集证据,严刑威逼库吏,要他诬陷杨于陵贪赃。

  于是出现了很精彩的一幕:吏呼曰:“杨公尚拒他方赂遗,肯私官钱邪?”,也就是说杨于陵对送上门的礼物都严厉拒绝,他会去贪污吗?后来宰相裴垍也向皇帝为他辩白。许遂振的丑行最终暴露,并被惩罚。

返京任职

  810-814年,他回到吏部(主管官员选调)工作。杨于陵发现很多任用官员方面的工作弊病。他建议,把‘考判’和‘任命’官员的工作合并起来,并进行甄选、检实,于是“吏不能为奸”,“监察奸吏,调补平允”、“居四年,凡调三千员,时谓为适”,说明他对当时的官吏任用制度的初步改革,是有成绩、比较成功的。

  杨于陵和儿子曾长期管理户部,对财政管理有一系列的贡献。还针对当时百姓的困苦和‘钱荒’问题,提出了财政税费改革建议。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稳定物价、增加货币供应的措施;在税法上进行改进,对于除了盐茶之外的税项,进行‘实物抵税’,想方设法丰富市场货币总量,并积极培植财源。

  821年以后,他担任‘户部尚书、太子少傅、弘农郡公’,以‘尚书左仆射’的官职退休。朝廷要给他退休的全额俸禄,他坚决推辞不要(古代人退休是没有工资的),后在家中去世。

四世辉煌

  他有四个儿子都中进士(含恩荫进士),并担任官职,杨景复当同州刺史;杨嗣复当宰相;杨绍复当中书舍人;杨师复是大理寺卿。

  杨于陵的裔孙中又有10几位中了进士(含恩荫),都当官,包括杨嗣复的儿子杨授、杨损、杨技、杨拭、杨捴;杨授的儿子杨煚;杨绍复的儿子杨擢、杨拯、杨据、杨揆;杨师复的儿子杨拙、杨振等。他们家族数十位达官,延续了四世的辉煌灿烂。

猜你喜欢

  • 庄梦说

    庄梦说,泉州(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为仙游尉。事见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一。

  • 段僧奴

    段功妹。适阿黎氏,遗段宝诗二首,令为兄报仇。

  • 赵佥判

    赵佥判,宋代诗人,代表作品有《水龙吟》。

  •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王应麟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 胡世将

    胡世将(1085年—1142年),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枢密副使胡宿曾孙、浙西安抚使胡唐老之弟。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大臣。崇宁五年(1106年),胡世将登进士第,历尚书右司员外朗、兵部侍郎等职。绍兴八年(1138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兴十二年(1142年)病逝,年五十八,谥号“忠献”,后改谥“忠烈”。有《胡忠献集》六十卷,已佚。《全宋诗》、《全宋词》、《陕西通志》等录其诗词。

  •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 崔元翰

    崔元翰,名鹏,字以行,唐博陵安平(今河北博野)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卒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而且是连中三元,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

  • 湛挺

    湛挺,字茂之,尝为司徒右长史,隐于无锡之惠山,筑草堂读书其中,与南平王刘铄友善,更以诗章唱酬留刻于石,定居无锡惠山。

  • 崔郊

    崔郊,唐朝元和间秀才,《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一首诗。(《云溪友议》卷上、《唐朝纪事》卷五六)唐末范摅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