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诗词古文>贾昌朝生平

贾昌朝生平介绍

贾昌朝(997—1065)字子明。宋朝宰相、文学家、书法家,真定获鹿(今河北获鹿)人。真宗(九九八至一零二二)朝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一零四一至一零四八)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魏国公,谥文元,卒年六十八。著作有《群经音辨》、《通纪时令》、《奏议文集》百二十二卷。其著作《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集中而又系统地分类辨析了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录存的群经及其传注中的别义异读材料,并对这些材料作了音义上的对比分析,同时还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假借字、古今字、四声别义及其它方面的异读材料,有助于读书人正音辨义,从而读通经文及其注文。>>查看贾昌朝的诗词古文

生平

  宋天禧初(1017),宋真宗曾祈谷南郊,贾昌朝于道左献颂辞,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晋陵主簿。赐对便殿,任国子监说书。孙称其讲说有师法。后又改颖川郡王院伴读,再适殿中丞,历知宜兴东明县。孙侍读禁中,以老辞,举荐贾昌朝代之,诏试中书,不久复国子监说书。

  景祐(公元1034年)中,置崇政殿说书,以授昌朝。天章阁置侍讲,亦首命昌朝充任。累迁尚书礼部郎中,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羊国子监。上书陈“边防六事”,多施行之。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拜参知政事,以工部侍朗充枢密使,五年,拜相,拜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担举编修《唐书》。

  庆历七年春旱,帝避正寝减膳,贾昌朝援引汉朝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上表乞罢参知政事,遂任昌朝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帝赐银饰坐轿,随之因征贝州军校王则起义有功,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又移判郑州。同年,拜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年内,仍求外任,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昌朝固辞仆射侍中,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母丧,去位。服除,判许州。召对迩英阁,行前,复判大名府河北安抚使。时河决为患,昌朝请修河故道。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封许国公,兼侍中,不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枢密使。嘉祐三年宰相文彦博请罢,谏官怕昌袁代相,乃言昌朝建大第,勾结宦官等,遂以镇安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侍中兼充景灵宫使,出判许州。又以保平军节度陕州大都督府长史移大名府兼安抚使。英宗即位,徒凤翔节度使,加左仆射、凤关怀尹,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以侍中守许州,力辞不许。第二年因病留京师,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68岁。谥文元。御书墓碑:“大儒元老之碑。”著有《群经音辨》(中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通纪时令》、《奏议文集》122卷。

猜你喜欢

  •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刘轲

    刘轲(772~?),字希仁,广东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原籍徐州沛县(今江苏沛县)。约在唐大历七年(771)或八年间生于曲江,刘自幼好学,精于儒学而擅长文章。元和十二年(817)春末夏初,回韶州谋举选。上京师时,白居易以书荐之。翌年,以韶州籍登进士第。文宗初年任弘文馆学士、史馆修撰,累迁侍御史。开成中,出任洺州剌史。在任职地病逝,卒年不详。

  • 周寿昌

    (1814—1884)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萧琮

    隋南兰陵人,字温文。南朝后梁国主。萧岿子。其姊为炀帝皇后。岿卒,嗣位为后梁国主,年号广运。隋文帝开皇中,废梁国,征入朝,拜柱国,封莒国公。琮宽宏大度,博学有文艺,兼善弓马。炀帝即位,以皇后故,甚见亲重,改封梁公。琮虽羁旅,见北朝豪贵,无所降下,且有童谣曰:“萧萧亦复起。”帝乃忌之,遂废于家。

  • 蔡希周

    蔡希周(688年—747年4月15日),字良傅,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唐代诗人。蔡氏原籍陈留济阳人。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蔡邕,六世祖南朝陈侍中蔡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蔡君知,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蔡有邻,兄缑氏主簿蔡希逸,弟洛阳尉蔡希寂都是著名的书法家。

  • 无则

    生卒年不详。诗僧。《全唐诗》存诗3首,小传云:“无则,五代时人,为法眼文益禅师弟子。”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其诗1卷,今不存。检《景德传灯录》卷二五,文益门人有玄则,为滑州卫南(今河南滑县东)人,南唐时住金陵报恩院。疑即其人。

  • 冯惟讷

    冯惟讷(1513~1572),字汝言,号少洲,山东临朐人。冯裕第五子。明嘉靖戊戌(1538年)进士,位至光禄正卿。其著作主要有《青州府志》8卷、《光禄集》10卷。他长于文学研究和古籍整理,在临朐冯氏文学府库中另树一帜。他辑录的《古诗纪》156卷和《风雅广逸》8卷存世,并被收入《四库全书》,时人称其与《昭明文选》为并辔之作。

  • 钟明进

    钟明进,字子佳,号伟韬,长兴人。顺治己丑进士,历官惠州知府。有《两粤吟》、《南园集》、《燕中草》。

  • 刘旦

    (?—前80)西汉人。武帝第四子。元狩六年立为燕王。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招致游士。及卫太子、齐怀王死,旦自以次第当立,上书求入宿卫。武帝未许,遂立少子为太子。昭帝立,年幼,霍光秉政。旦与上官桀等谋杀光,废帝自立,事败自杀。谥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