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ū

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系周始祖后稷孙鞠陶的后代。后稷的孙子名陶,据说生而掌上有纹,颇像古文“”字,于是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鞠陶的后代鞠武为燕国大夫,其子孙后代以鞠武名字为姓氏。

鞠姓早期在今陕西发展繁衍,其后望族居住于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如今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

鞠姓历史人物有鞠武,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太傅。聪明智慧,善于发现人才,曾把荆轲推荐给太子。鞠嗣复,宋代大臣。为政期间体恤民情,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曾被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俘获,因他为百姓所称誉,故得以免死。鞠嗣复的政绩得到百姓的肯定,朝廷随后也升他当了州官。鞠钺,明代文登人,正德中与妻被敌所俘,至城南寺逼他投降,鞠钺严加拒绝而被杀,妻亦触石而死。副使令有司礼祭,碣其墓曰“双节”。

鞠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九十位。


【音】 鞠氏有Jū、Qū二音(17)。且源出不同,参见鞠(Qū)姓。【源】 ①系自姬姓。帝喾之子后稷,后稷之孙鞠陶,其支裔以字为氏(6,60)。②系自芈姓。楚公族之后有鞠氏,见《路史》(17)。③满、彝(130)等民族均有此姓。【变】 一作鞫(17)。【望】 汝南(17,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0.02%。【人】 鞠武,春秋时燕太子丹之师(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东平、平邑、龙口,山西之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贵池,福建之清流,贵州之江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姬姓。后稷之孙生而有文在手,曰 ‘鞠’,因以名之。”支裔或以名为氏。后或音讹而改为“” (一说因 “避仇”)。

战国时燕有鞠武,太子丹傅; 汉代有鞠谭,尚书令; 宋代有鞠咏,侍御史; 清代有鞠履厚。

猜你喜欢

  • 通阿拉

    读音:Tóngāl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倭济(23,63,180,260)。【变】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罗福寿之妻为佟阿拉氏(260),〔佟阿拉〕似即通阿拉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倭齐地方,乃满

  • 寿西

    读音:shòu xī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见《汉书·昭帝纪》(注:苏林曰:寿西,姓也,长,名也。)

  • 牟莎

    读音:Móushā【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四川金阳有此姓(375)。

  • 读音:Xīn【源】见《中国姓氏集》(62)、《集韵》(63)。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必禄

    读音:Bìlù《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安徽巡抚福济,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之 “弼噜” 氏。)

  • 博羅特

    读音:Bóluó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①一作〔博罗忒〕(61,254,259)。②清蒙古镶黄旗中有博勒特氏(259),镶黄旗蒙古闲散海保之妻为白罗特氏(2

  • 读音:Tú涂氏源于智氏,主要是以水为姓。战国时,晋国大乱,“三家灭智”,智伯被杀,殃及智氏族人,智家的土地财产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智徐吾(六世祖,智申之弟),时任晋国涂水大夫,以

  • 读音:Yǎo/Yeau,Yau【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迪古

    读音:dí gǔ【源】 金时人姓,见《金史》(21,60)。【人】 迪古乃,金太祖时将,镇达鲁古,见《金史》(21)。迪古补,金太宗时将,曾败宋将赵子昉兵,见《金史》(21)。历史上女真族姓氏。《姓氏

  • 读音:jiǎn【源】见《中华姓府》(63)。或系湘黔地区少数民族姓之汉译(62)。湖南桃源维吾尔族所采用之汉字姓。 【布】湖南桃源、常德(62)、湘潭(373)、上海嘉定(351)、台湾桃园、台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