酅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源】 酅,春秋时纪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益都西北),后入齐为附庸,因氏(17,62)。【变】 一作〔〕(15)。【望】 河东(17,418)。【人】 酅魁垒,晋士,见《左传》(11,17,21)。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并注此音。《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 “春秋时纪国有酅邑,在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居者以地名为氏。” 《姓氏词典》则云:‘酅,一为古邑名,春秋纪地,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一为古地名,也作 ‘巂’,春秋齐地,在今山东东阿西南。望出河东。”
春秋时晋有酅魁垒。
读音:Zuò【源】 周公之后有祚氏(22)。【变】 一说,即胙氏(91)。【布】 大陆有此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希姓录》注云: “源于姬姓。‘周公之后
读音:Hèyè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沈阳(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赫氏(180)。②一作〔赫叶勒〕(180,260)。③清正蓝旗满洲闲散阿捕什哈之妻为何叶勒氏,正白旗满洲闲
读音:Xījú【综】 苗族姓。贵州麻江有此姓(116)。
读音:Hóujī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后)魏有侯几氏,以部落为氏。”又注“俟几”云: “代北人姓。后改为幾(几) 氏,见《魏书·官氏志》; 《通鉴》 作 ‘
读音:Wúqí【综】 彝族姓,其先为黑彝。四川大凉山地区有此姓(132,208)。
读音:niē【源】 ①见《姓苑》(60)。涅氏县,在上党郡(汉置,故治在今山西武乡西55里故城村),当以地为氏(60,62)。一说,古有涅阳县,因位于涅水(在今河南镇平西北,亦称赵河)北岸而得名,居者
读音:Mìchìsī元代“色目人”姓氏。为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密搏斯”。
读音:Yàn《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úzhī【源】 周太公吕望之后有母知氏(19,21)。或即无知氏。
读音:Zǐhán【源】 春秋时齐顷公之子子韩之后,以王父字为氏(4,60,62)。【人】 子韩皙,春秋时人,见《左传》(4,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齐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