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赫連

赫連

读音:Hèlián

【源】①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铁弗勃勃称王于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赫连勃勃改姓诏书:“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即铁弗)为氏,庶联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7,21,69,70)。”夏国后为吐谷浑慕璝所灭,其族并入吐谷浑(44,70)。故称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60,62)。②系由綦连氏所改(70)。【变】①北周时夏州总管、乐川郡公赫连达之曾祖库多汉,因避难曾改姓杜,见《周书》(27)。②河南新乡赫连氏改为郝氏(252)。【望】朔方(17,418)。【布】上海嘉定(35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赫连昌,勃勃之子,魏太武擒昌,诏昌尚始平公主,封秦王,坐谋反伏诛(61)。赫连铎,唐时本吐谷浑部酋,官阴山府都督(70)。


现行较罕见之复姓。今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大同、临汾、榆次、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刘去卑之后也。去卑,独孤氏之祖也。勃勃僭帝号称夏,都朔方,自云赫赫连天,因以为氏。” 《中文大字典》 据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亦注:“本匈奴刘去卑之后。传至勃勃,僭称夏王,下书曰: 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 ‘赫连’ 氏。” 《姓氏考略》 引 《夏录》 亦注: “其先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姓铁弗。勃勃称王於朔方,国号夏,改姓为赫连氏。” ②又注:“吐谷浑大姓有赫连氏。” 则此当出自鲜卑族。

北周有赫连·达,武时大将军; 北齐有赫连·子悦; 唐代有赫连·韬,漳浦人。

猜你喜欢

  • 陈方

    读音:chén fāng凤阳定远陈方亮,官镇国将军,本姓陈,育于方翁,太祖赐姓陈方,以继二家之宗。(见《宋濂集》)

  • 读音:Lǚ/Leu,Lyu【源】 周穆王时司寇吕侯之后有侣氏(17,62)。【布】 浙江上虞(279)、台湾桃园(64,68,261),北京、内蒙古额尔吉纳左旗、陕西富平等地均有此姓。【人】 侣钏,明

  • 西梁

    读音:Xīliáng《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 收载。未详其源。

  • 阿蘇特

    读音:Ās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一作西拉塔拉)(23,63,260)。原为元时部落名,即阿速部,以部为氏,清时改为阿苏特氏(23)。【变】 清镶白旗蒙古护军扎尔布之妻为阿

  • 术甲

    读音:zhú jiǎ女真姓,望出彭城。▲<金>术甲法心,蓟州路猛安人,北京副留守。《中文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金代有术甲法心,蓟州猛安人,官北京副留守。《金史》有传。此姓当出自女

  • 墨顙

    读音:Mòsǎng【源】 藏族姓(249)

  • 巨蒐

    读音:Jùsōu【源】 古有巨蒐国,即渠搜国,后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渠搜为西域古国名,亦作渠叟,隋时称钹汗国,故城在葱岭之西500余里(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以国名为姓

  • 读音:Lǚ吕姓来源有三个。一是出自姜姓。炎帝后裔伯夷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吕国(今河南南阳西)。春秋初吕国被蔡国所灭,子孙以原国名为姓。二是出自魏姓,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魏犨之子——

  • 读音:Shǎ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陕西之韩城,辽宁之昌图,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泾县,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

  • 读音:/Eh,O【源】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