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

【源】①系自姬姓。周康王封唐叔虞(武王之子、成王之弟)之少子公明于贾(故城在今山西临汾之贾乡),为周附庸,谓之贾伯,后以为氏(6,7,9,12,17)。②晋灭贾国(参见上条),封与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谓之贾季,亦称贾佗,其后以邑为氏(11,12,17,60)。③女真人姓。女真部族中之贾氏自金时即世居永清,见《永清县志·贾澎传》(71)。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嘉佳氏后改为贾氏(180)。今满族姓(344)。⑤裕固族贾鲁各氏,汉姓为贾(198)。⑥彝(130)、苗(135)、土家(378)、蒙古(344)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武威(418),洛阳、长乐(17,21,60),临汾(261)。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四川、山西等省多此姓,4省贾姓约占全国汉族贾姓人口61%。 【人】贾华,春秋时晋大夫(7,2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满、藏、土家、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 (周同姓国),伯爵,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於此。同州有贾城,即其地。或言河东临汾有贾氏是也。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此当系出姬姓。②郑樵又注: “晋既并贾,遂以为邑,故晋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食邑於贾,谓之贾季,其后则以邑为氏。”此亦当系出姬姓。③藏族之贾姓,或分布於甘肃之天祝,由 “贾义” 省改,本部落名,以之为姓。④裕固族之贾姓,由贾勒各氏所改。“贾勒各” 乃裕固族之户族名,或以代姓,后改单姓“”,盖取“贾勒各”之首音谐 “” 而得。

汉代有贾谊,洛阳人; 唐代有贾岛,诗人。

猜你喜欢

  • 读音:shěn【源】 ①相传伏羲氏裔孙顾相,居巴,生五子为五姓,瞫姓为其一(8,17,62)。一说,东汉时武落钟离山(一名难留城山,在湖北长阳西北78里)之黑穴有瞫氏、相氏、樊氏、郑氏,见《后汉书》(

  • 先賢

    读音:Xiānxián【源】 汉时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先贤掸降汉,因氏(7,12,60)。先贤掸封归德侯,传封三代(7,21)。历史上匈奴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匈奴单于从兄日逐

  • 巴顏圖

    读音:Bāyántú【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尔伦(一作克噜伦)(23,63,260)。【变】 清镶白旗蒙古骁骑校巴达克之妻为巴延图氏(260)、〔巴延图〕似即巴颜图之异译。

  • 益壽

    读音:Yìshòu【综】 老子之母为益寿氏,名婴敷(7,11,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据《新唐书·世系表》注云: “老子父李氏,名乾,字元果,为周上卿大夫,娶益寿氏女

  • 公儀理

    读音:Gōngyílǐ【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萨穆哈之妻为公仪理氏(260)。

  • 读音:Nì/Nih【综】 源出不详。浙江开化有此姓(310)。

  • 温特赫

    读音:Wēntèhè【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凡三派,出珠舍哩、吉阳、莽喀库鲁等地(23,63,180,260)。源出金时女真人温迪罕姓。【变】 后改为温氏(100,180)。【人】 温特赫音布,清满洲

  • 读音:xuán【源】 ①相传为黄帝之子玄嚣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②相传为黄帝之臣玄寿之后(60,62)。③相传帝庚子玄元之后(60)。④少昊时诸侯国玄都,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

  • 立如

    读音:lì rú【综】 春秋时鲁国贤人立如子,著书,见《风俗通》(1,9,11,17,60),后改为立氏(7,60)。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据《风俗通》云: “鲁贤人立如子

  • 葉庫哩

    读音:Yèkù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呼尔哈(23,63,180,260)。【变】 一作〔叶库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呼尔哈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