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虞姓来源于国名。一是源于妫姓。帝舜的后人封于虞,建虞国,其子孙就以虞为姓。二是源于姬姓。虞国为周文王时分封的诸侯国,后虞国人以国名为姓,是为虞姓。

虞姓春秋时已分布于山西、河南一带,战国时迁至山东。秦汉之际,虞姓繁衍分布于济阳郡(今河南兰考东北)、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另外,在今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山东淄博一带也有分布。两晋时期,虞姓南迁者至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虞姓逐渐散居于今江西、湖北,并有入居四川者。宋元间有虞姓迁入福建。明初,虞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地。明中叶有入居台湾者。如今,虞姓尤以浙江为多。

虞姓历史人物有虞卿,战国时赵国上卿,曾游说赵孝成王,赵王觉得与其相见恨晚,赏赐黄金、白玉。再见时赵王就拜他为赵国上卿,号虞卿。后因仕途不得意转而著书,有《虞氏春秋》。虞世南,生于隋唐之际。隋时为秘书郎,唐时为秘书监。年少时与兄长世基拜顾野王为师。唐太宗夸赞他:“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辞绝好,书翰绝好。”擅长书法,精于行草,晚年专攻正楷,与欧阳询齐名,一起被称为“欧虞”。虞仲文,金代宰相。自幼聪敏,据说几岁就能作诗。擅长绘画,尤工墨竹。虞朗,清代女画家,喜欢画墨兰,著作有《桃源春泛图小影》。

虞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六十一位。


【源】 ①氏于号者,唐、虞、夏、殷是也(17)。虞,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酋长,居于蒲阪(故城在今山西永济附近)。②系自姚姓。禹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城(故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3里)为诸侯,后世国绝,以国为氏(6,9,11,12,17)。③系自姬姓。周太王之子太伯(或作泰伯)之弟仲雍,是为虞仲,嗣太伯之后于句武。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满于陈,封虞仲之庶孙于虞城(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60里),春秋时灭于晋,子孙以国为氏(6,11,12,15,17)。③清满洲八旗姓虞佳氏后改为虞氏(180)。【望】 会稽、济阳、陈留(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浙江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虞姓人口48%。【人】 虞思,亦作虞幕,夏时人(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市及其松江县、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河南之卢氏、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壮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姚姓 (按:《姓氏考略》 称: “系出妫姓”,或 “”,或 “”,二者皆可)。舜之建国也,爰以天下授禹,禹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城为诸侯,后世绝国,以国为氏。②又云: “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弟仲雍,是为虞仲,嗣太伯之后於句吴,武王克商,封舜之后胡公满於陈,封虞仲之庶孙於虞城,以为虞仲后。虞仲国於吴,其支庶封於此,故亦谓之西吴,此姬姓之虞也。今陕州平陆县东北六十里有故虞城,僖公五年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③或为鱼姓所改。《姓氏词典》据《姓氏急就篇》 注云: “系改姓。隋虞庆则,本姓鱼。”④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满族姓虞佳氏改单姓虞。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虞俊,无锡人,丞相司直; 唐代有虞世南,余姚人; 明代有虞舜日; 清代有虞景星,金坛人。

猜你喜欢

  • 壹利咥

    读音:Yīlìdié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唐书·回纥传》 注云: “即一利咥氏。薛延陀姓。” 《中国姓氏大全》 亦收,其注云: “亦作一利吐、壹利吐。来源: ①历史

  • 馯臂

    读音:Hánbèi《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历史上的复姓。战国初期有孔子再传弟子��臂子弓。一说姓��名臂。”或音hánb

  • 必喇

    读音:Bì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源出金时女真人姓必兰氏。凡二派,出和攸、长白山等地(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何氏(180)。②亦作毕拉(181),〔碧喇〕(260)。③清镶黄

  • 读音:Kuài【源】 系自姬姓。燕后有璯氏(60,62)。【望】 燕郡(17,418)。【变】 一作〔��〕,见《韵谱》(7)。【人】 璯钱,汉时人(21)。罕见姓氏。《郑

  • 别速歹

    读音:Biésù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伯苏岱”。

  • 薩麻塔特

    读音:Sàmátǎtà【综】清正蓝旗蒙古前锋永清之妻为萨麻塔特氏(260)。

  • 鑄督

    读音:Zhùdū【综】 宋时吐蕃折平族首领铸督廷巴,见《宋史·吐蕃传》(54,101)。

  • 莫干

    读音:Mògā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后改为“郃”。(按: 疑此“莫干” 氏,即 “大莫干”之讹。大莫干,或作 “大莫于”,姑兼收以备考。)

  • 昆吾

    读音:kūn wú【源】 源自己姓。相传为古帝祝融之裔,夏时国诸侯昆吾之后,以国为氏(4,6,7,9,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云: “己姓之国,夏时诸侯伯

  • 百里

    读音:Bǎi lǐ百里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百里奚之后。二是源自地名。周朝时虞国有人入秦,后被封于百里邑,其后人遂以邑名为姓。百里姓望居在新蔡郡(河南新蔡一带)、京兆郡(陕西西安以东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