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úlìsū【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呼尊泰之妻为吴利苏氏(260)。
读音:Āměi历史上罕见之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唐书·日本传》载: “日本,古倭奴也,其王姓阿每……” 岂倭王之族有留居我中华者耶?
读音:E-fúgānwùsījí【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Fánlǘ【源】 ①春秋晋侯支庶之后(11,17)。一说,晋唐叔之后(7,9)。②周武王第九弟周康叔之后有凡闾氏(60,62)。【望】 东莞(17,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
读音:Chìdòu历史上鲜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考略》据《西秦录》注云: “鲜卑有叱豆氏,叱豆浑即是。” 《中国姓氏大全》注: “后改姓叱。”又,或为叱豆氏所改。
读音:Jùqiū【源】 春秋时莒大夫食采于拒丘,因以为氏(17,62)。
读音:Zhuó【源】见《广韵》(239)。《姓氏词典》引 《辽史》收载,“辽有酌古。”未详其源。
读音:Bālín《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元世祖忽必烈时有中书左丞相伯颜,姓此姓。” (按: 疑 “巴邻”,即 “八怜”、“巴林”、“巴琳” 之别译
读音:A-lè【综】 ①清正红旗满洲马甲格楞泰之妻为阿勒氏(260)。阿音E-。 ②藏族姓(房名)。原居阿里地区,后移居四川马尔康县,以阿里为房名,讹为阿勒(217)。
读音:Nā那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楚国灭掉商王武丁后裔权国(今湖北当阳),将权人迁往那处城,后形成那姓。那姓发源于湖北,望族居于丹阳(今安徽宣城)、京兆(今陕西西安)、天水(今甘肃通渭)。那姓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