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iáo

苗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出自苗父之后。据传说,上古有神医苗父,其后代遂以苗为姓氏。二是出自百济民族。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苗氏一姓。三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芈姓。始祖为楚大夫伯棼,伯棼因罪被杀,他的儿子贲皇逃亡到晋国,受到晋国君主的礼遇,食采于苗地(在今河南济源西南),后代因以采邑为姓,遂成苗氏。

苗姓发源地主要在今河南济源西部,三家分晋后,苗姓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战国后期,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长治,或东迁今山东定陶一带。两汉时苗姓落籍于今山东东阿。魏晋南北朝时期,苗姓南迁于今浙江金华一带。唐中后期,有苗姓迁居今甘肃、宁夏一带。两宋时期,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者很多。明初,山西苗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甘肃、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苗姓有渡海赴台湾者。清中叶以后,苗姓入迁东三省。如今,苗姓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为多。

苗姓历史人物有苗晋卿,唐宰相。晋卿好学,中进士。工文善诗,王维谓其“时人以为鲍参军、谢吏部为更生云”。苗再成,南宋名宦,抗元三杰之一。慷慨有大志,德祐元年(1275年)守真州,与文天祥定计抗元。元军猛攻,誓曰:“我苗再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城陷而落入敌兵之手,英勇不屈而死。

苗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三位。


【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若敖之裔、楚大夫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其后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7,9,12,17)。②相传上古医曰苗父,苗姓当始于此,见张澍《姓氏五书注》(1)。③百济(朝鲜古国)大姓有苗氏(9,11,17)。④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今满族姓(344)。⑤拉祜族黑苦聪人阿沙普氏,汉姓为苗(134)。⑥彝(130)、畲(172)、蒙古、维吾尔(344)、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望】东阳(17,60,418),上党、济阴(21)。【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山东、甘肃、河南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苗姓人口52%。【人】苗浦,汉时长水校尉(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江西之崇仁,湖南之芷江,云南之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族、彝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芈姓。楚大夫伯棼之后。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因以为氏。望出东阳。”苗,即苗亭,在今河南济源县西。

汉代有苗光; 唐代有苗晋卿,壶关人,中书舍人; 明代有苗衷,凤阳定远人,兵部尚书; 清代有苗夔。

猜你喜欢

  • 散木台

    读音:Sànmùtái《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太祖时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纯只海,姓此氏。”未详其他。

  • 浮丘

    读音:fú qiū【源】 商时莱朱之后有浮丘氏(8,60,62)。【望】 楚郡(17,418)。【变】 亦作〔包邱〕(396)。【人】 浮丘伯,楚元王少时常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6,17

  • 读音:lù水名,在湘东,必其先以水为氏。(见《姓氏考略》)

  • 五王

    读音:wǔ wáng【源】 系自妫姓。自齐田威王,历宣、湣、襄至建为五王,秦灭齐,虏建于秦,其子孙别以五王为氏(1,7,11,12,21)。【布】 山东东莱有五王氏,见《姓氏英贤传》(60,62)。历

  • 赤帖吉

    读音:Chìtiějí【综】 元人姓。元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耶律希亮之母为赤帖吉氏(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齐塔济〕(24)。

  • 吉爾吉

    读音:Jíěrjí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广宁、正安堡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撤黑斯

    读音:Chèhēisī【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二哥之妻为撤黑斯氏(260)。

  • 色徹

    读音:Sèch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古麻里

    读音:Gǔmálǐ【综】 元时蒙古人姓(33)。《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Rù【源】本陆姓,避事改姓褥(6)。 【变】亦作䅶(91)。 【布】湖北武汉(91)、浙江上虞(279)等地均有此姓。 【人】褥怀志,宋时宦官(7,2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