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綦毋

綦毋

读音:qí wú

【源】①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之后(60,62)。②匈奴有綦毋氏(60,62)。【变】或作綦母氏,如《晋书》之綦母达,《北史》之綦母怀文,《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宋本、淳熙本、岳本均作毋,不作母。《广韵》、《通志·氏族略》亦同(60,242)。【望】会稽(17,60,418)。【人】綦毋怀文,北齐时信州刺史(84)。綦毋潜,唐时荆南人,开元进士,官右拾遗(61,84)。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①“春秋晋大夫綦毋张之后。望出会稽。” ②“匈奴亦有綦毋氏。”且“按: 綦毋,或作綦母。如《晋书》之綦母·逵、綦母·滕; 《北史·艺术传》之綦母·怀文; 《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宋本、淳熙本、岳本均作 ‘毋’。《广韵·注》及《通志·氏族略》亦同 (按: 《郑通志·氏族略》实作 ‘母’)。今从之。”

汉代有綦毋·闓; 又有綦毋·俊,上虞人,交趾刺史; 晋有綦毋·邃。

猜你喜欢

  • 读音:fēi【源】 相传为帝舜之臣伯益之裔,秦国始祖非子之后,见《风俗通》(1,6,17,60)。一说,非氏即蜚氏,见《路史》(60,62)。一说,即扉氏,见张澍《姓氏五书注》(91)。【望】 &#x

  • 读音:cǎo【源】 周官草人之后(60,62)。草人,《周礼》地官之属,掌土化之法。【布】 河北三河(285)、台湾台北、台中(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草中、草王桥等均为汉时人,见《印薮》

  • 读音:Lià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北卢龙(289)、蔚县、台湾新竹(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南之义马、广东之丰顺、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

  • 伊喇塔

    读音:Yīlǎtǎ金代女真族姓氏。乃金女真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 阿里温

    读音:E-lǐwēn【综】 元时人姓。沙班,阿里温氏,元至治二年任南台御史,见《至正金陵新志》(399)。

  • 大贅

    读音:Dàzhuì【源】 东汉时王莽篡汉自立为帝,国号新,设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因官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王莽时有大赘官,主乘舆服御之物(见《汉书》

  • 三乌

    读音:sān wū氏于志,则三乌五鹿。(见《唐书·柳冲传》)凡氏于职者,三乌五鹿是也。(见《风俗通》)有三乌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 读音:Hé和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传说尧时管天文历法的和仲、和叔的后代以祖上职官为荣,因以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春秋时楚国献和氏璧的卞和。三是改姓,北魏有素和氏,入

  • 中垒

    读音:zhōng lěi刘向为汉中垒校尉,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 (按:中垒,原为官名,汉武帝平南越,内增七校,中垒为其中之一。)

  • 读音:Nà【综】 源出不详。汉、回等民族均有此姓。浙江江山(325)、山西汾阳(278)、台湾桃园、台东、屏东、南投(68,261)、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