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ù

【源】 ①汉时有治粟都尉,以官为氏(6,12,15,17,60)。②侗(113)、瑶(118)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江陵(17,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尤以湖南多此姓。【人】 粟举,汉时魏郡太守(6,7,12)。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阜平、景县,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湖北之利川,湖南之长沙,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瑶族、侗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汉有治粟都尉(《姓氏考略》按:‘治粟都尉’,为‘治粟内史’之误),因以为氏。”此以官为氏。《中国姓氏大全》亦注:“秦代有治粟内史。掌管财政收入为九卿之一,其后以官为氏。”②或为宿姓所改。《姓氏考略》据《程启充墓志铭》注云:“又有音讹改粟氏者,蜀宿进之后。”宿进,明正德中蜀人(或称:弘治时人),为进士。望出江陵。

三国志·魏志》袁绍魏郡太守粟举;宋代有粟彭年;明代有粟恕,户部尚书;又有粟登,弘治进士;清代有粟千种,康熙乙未进士。

猜你喜欢

  • 吐门

    读音:tǔ mén代北姓,后改为门氏。(见《魏书·官氏志》)

  • 賽音

    读音:Sàiyīn元代西域人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或“以名为氏”: “西域之族长曰赛音,因以为氏。”②或“以部为氏”: “彻伯尔和卓赛音,西域部之族长,因以为氏。和卓

  • 索盧

    读音:Suǒlú【源】 ①索卢,北魏时置县,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15里。以地为氏(60)。②北魏时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见《魏书·官氏志》(6,27,60)。【变】 亦作〔索罗〕(60,62)。【望】 淮

  • 永舒布

    读音:Yǒngshūbù【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呼伦贝尔镶白旗中均有永舒布氏(260)。又,清驻防新巴尔虎镶白旗中有永西布氏,世居呼伦贝尔。又,清驻防镶白旗中有永舍布氏(259),〔永西布〕、〔永

  • 李車

    读音:Lǐchē【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福明之妻为李车氏(260)。

  • 读音:bǔ见《姓苑》。唐补珍珠,中常侍。(见《奇姓通》)

  • 读音:guān【音】 冠氏有二音,起源各异,世分两姓(16,63)。参见冠(Guàn)姓。【源】相传古贤者贤冠子之后有冠氏,见《风俗通》(1,11,12,15)。吴(今江浙地区)人之姓。见《姓苑》(2

  • 读音:Yuè【音】 说氏有Shuō、Yuè二音(17)。且源出不同,参见说(Yuè)姓。【源】言说之说亦姓也(7,60,61)。【布】四川成都有此姓(9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 读音:pǔ【源】 ①见《姓苑》(7,9,12,15,17)。②古人石圃之后(60)。③或以田圃为氏,如园氏、池氏之类(60,62)。【望】 荥阳(17,418)。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郑通志

  • 读音:Yǐ【综】 源出不详。见《中华姓府》(63)。浙江上虞(279)、山西平陆(298)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按:当以器具为氏,如桌氏、橜氏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