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六韩
破六韩氏,单于之苗裔。初呼厨泉貌,入朝汉,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去卑监国,魏氏乃兴,率部南转,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御,军败奚没于魏,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人讹为破六韩氏。(见《魏书》)
破六韩氏,单于之苗裔。初呼厨泉貌,入朝汉,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去卑监国,魏氏乃兴,率部南转,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御,军败奚没于魏,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人讹为破六韩氏。(见《魏书》)
读音:jī【源】 ①黄帝臣太山稽之后,见《风俗通》(1,6,11,12,15)。②越王居会稽,其后以为氏,见《姓源》(17,62)。③汉武帝时有騠兹侯稽谷姑将众降,见《汉书》。系小月支人(242)。④
读音:tí【源】 春秋时晋大夫羊舌赤食采于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南),谓之铜鞮伯华,其后有蹄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有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路史》
读音:Gānniǔ【源】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甘钮氏(256)。
读音:Tuōl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变】 清满洲镶白旗有托立氏(259),〔托立〕似即托里之异译。【人】 托里简泰,清满洲镶白旗人,世居萨哈连乌拉,顺治中从征云南
读音:shè【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涉佗,其先食采于涉(故城在今河北涉县),后以邑为氏,见《姓源》(7,60,63)。②拓拔氏部族有涉氏(7,17)。【望】 河南(17,60),河东(418)。【布】
读音:Bāng【源】 或为邦姓所改(62)。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无此字。
读音:sān qiū《蜀志》有三邱务。(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三邱”,本地名,或“以地为氏”。《蜀志》有三邱务。或作“三丘”。
读音:Zháláérdǎi元代蒙古族姓,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扎拉尔岱”; 《姓氏词典》引《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Yǎnshī【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悼公太子偃师为公子招所杀,裔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5,60)。②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60,62)。③偃师为殷西亳姓地,春秋时为周尸氏邑,汉置偃
读音:Dìèr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其先齐诸田,汉武帝徙之诸陵,以门秩次第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氏(按:登,或作‘癸’。)。”此“以次为氏”,出田氏。唐代有第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