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
【源】 秦、汉时有掌节及符玺之官符玺郎,其后遂以官为氏(60,62)。【布】 四川成都(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玺书、明时山东阳谷人,正德中任富峪卫经历(21,24)。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为符玺郎者之后,以官为氏。”
明代有玺书,阳穀(谷)人,正德中任富裕卫经历。
【源】 秦、汉时有掌节及符玺之官符玺郎,其后遂以官为氏(60,62)。【布】 四川成都(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玺书、明时山东阳谷人,正德中任富峪卫经历(21,24)。
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为符玺郎者之后,以官为氏。”
明代有玺书,阳穀(谷)人,正德中任富裕卫经历。
读音:chú【源】 ①余姓所改(60,62)。②生于除月,因以为氏(60)。亦见《直音》(15,21)。【布】 河北乐亭(334)、广西马山(346)、湖南宜章(377)、台湾台中(64)、江苏高淳(
读音:Wēngjílǎtè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寻》译作“瓮吉剌歹”,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Wēngshězhā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一作克西克腾)(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Nièrì【源】彝族姓(375)。
读音:sì fén【源】 ①神农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北方,鲜卑俗称草为俟汾,以神农有尝草之功,因自号为俟汾氏,其后音讹,遂为宇文氏(17,27,60)。 ②魏、晋时高车族12姓中第9姓为俟汾氏,亦作〔
读音:Wúdīngkè【综】 赫哲族姓,又作〔吴昧〕,汉姓为吴(186,187)。赫哲族姓氏。或译作“倭肯”,河名,松花江支流经勃利县境。居于此者以为“哈拉” (姓),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
读音:Niǔhè《姓氏词典》引 《五代史》 收载。“五代时有纽赫·美陵。”未详其他。
读音:qí【源】 见《姓苑》(12,60)。綦连氏改为綦氏(11,12,62)。【望】北海、河南(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綦儁,东汉时义兴人,将军(21)。綦崇礼,宋时北海人
读音:Mánggǔ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蒙古岱”。
读音:jī guān【源】 宋微子之后,见《路史》(60),一说,宋大夫之后,见《姓源》(17)。【变】 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见《家语》(60,62)一作〔幵官〕(又音Qíguān)(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