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àn

【源】 ①夏诸侯斟灌氏(故城在今山东寿光东北40里之斟灌店)为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②汉淮阳太守灌夫,颍阴人,其父张孟为灌婴舍人,得幸,遂冒姓灌(61)。【望】 雎阳(17,418)。【布】 广东顺德(363)、江苏武进(314)、台湾彰化(64)等地均有此姓。【人】 灌婴,汉时雎阳人,从高祖定天下,封颍阴侯(61)。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亦作斟灌。《风俗通》: ‘斟灌氏,夏诸侯也,子孙氏焉。’”《姓氏词典》 引 《新纂氏族笺释》亦云:“系出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其后子孙失国,去 ‘斟’ 为灌氏。”今山东寿光县东四十里有斟灌店,当即古斟灌城。②或为张姓所改。郑樵云:“张氏冒灌氏。” 汉代有灌婴,为丞相,其舍人有张孟,张孟之子改为灌氏,此即灌夫,武帝时淮阳太守。

三国时魏有灌均; 晋有灌邃; 明代有灌谦,江陵主簿。望出睢阳。

猜你喜欢

  • 和恰奇爾岱

    读音:Héqiàqí'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合忒乞歹”。

  • 读音:Cài蔡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分封同姓诸侯,将其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蔡国后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氏。二是少数民族改姓。女真族乌林答氏、满

  • 读音:xǐ【源】 ①夏时有施国,喜姓(11,60,62)。②燕后有喜氏,见《路史》(60,62)。战国时燕王喜之后有喜氏(8,17)。【望】 太原(17)。【布】 江西广丰(328)、兴国(353)、

  • 读音:céng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缯氏。(见《史记·夏纪》)少康子曲列封于缯,是曰缯衍。后有缯氏、鄫氏、曾氏。(见《路史》)

  • 读音:chún【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周武王封淳于公,后灭于杞,因氏,其后有去于为淳氏者(60,62)。亦见《姓苑》(7,60,62)。②出于夏后氏之裔淳维之后(60,62)。③彝族姓(130)

  • 霍羅托

    读音:Huòluótuō【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色楞之妻为霍罗托氏(260)。

  • 读音:Róng融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融姓历史人物有祝融,他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为炎帝的后人,高辛氏帝喾时曾任火正,因光明四海被称为祝融,被

  • 嘉佳

    读音:Jiāji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①一作〔贾佳〕(180,260)。②后改为贾氏(180)。【人】清镶红旗满洲护军玛礼之妻为贾佳氏(260)。清代满族

  • 將匠

    读音:Jiāngjiàng【源】 汉官有将作少府(掌土木建筑之官),改为将作大匠,子孙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6,12,60)。【变】一作蒋匠(91)。【人】将匠彧,三国时吴中散大夫(6,21)。

  • 納新

    读音:Nàxīn《姓氏词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族出郭罗洛,因以为氏。’ (《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