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àn

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春秋时居于湛(今河南宝丰一带)的人,以地名为姓。二是源于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后族人把斟灌二字各取一半,合成湛姓。

湛姓历史人物有湛贲,唐诗人。湛贲与彭伉为连襟,彭伉中进士,设宴庆贺,湛贲被冷落,从此以后发愤读书,后中进士。当时彭伉正骑驴郊游,听到湛贲中第的消息,失声掉下。“湛贲及第,彭伉落驴”,遂成典故。

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零三位。


【源】 古有湛国,河阳轵县有湛城(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南)是也,见《郡国志》,以国为氏,见《姓考》(17,60)。湛水,古水名,有二,一在河南宝丰南,湛音Zhàn,一在河南济源西南,湛音Shèn(86)。或以水名为氏。【望】 豫章、新淦(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四川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湛姓人口36%。【人】 湛重,汉时大司马(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乐亭、围场,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贵池,江西之南康,广西之灌阳,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引 《姓氏寻源》云: “以地为氏。望出豫章、新淦。”②又,其引 《路史》注云:“河阳轵有湛水,旁有湛城。《左传·襄十六年》有湛瓯,非江西湛氏所出也。” 《姓氏词典》称:湛水有二: 一在河南济源县西南; 一源出河南宝丰县东南,至襄城县境入北汝河。以地名为姓氏的湛姓出自多处。③又,《姓氏词典》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称: “‘源于姒姓。’(望出)豫章郡。出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其后子孙失国,居湛水,去 ‘斗’字,以二字翻音为湛氏。”

春秋时有湛阪; 后汉有湛重,官大司农; 晋代有湛方生; 南朝梁有湛然; 唐代有湛贲; 宋代有湛俞,屯田郎中;明代有湛若水,南京兵部尚书。

猜你喜欢

  • 读音:yán【源】 ①黄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后,见《姓考》(17)。②春秋时吴国公子札食采于延陵(故城在今江苏武进)及州来(故城在今安徽凤台),故称延州来季子(一说,延陵季子),延氏宜出于此(7,1

  • 可達

    读音:Kědá【源】 其先代北武川蠕蠕人,随魏南迁(7,12,27,60,242)。【人】 可达安,北魏时司徒(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世居武川,随魏南徙。《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于 《姓

  • 读音:Kǎ【音】 亦音卡车之卡(Kǎ)(62)。【源】 东乡、藏、汉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甘肃临夏(62)、四川成都(91)、台湾(64,68,261)、浙江义乌(277)、萧山(209)、贵州赤水

  • 读音:Huàn【源】 见《中华姓府》(63)及《新编千家姓》(73)。【布】 上海嘉定(351)、台湾桃园、台北(68,261)、湖南湘潭(373)、攸县(283)、长沙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

  • 泮官

    读音:Pàn′guān《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泮官·特勒。”未详其他。

  • 读音:Kuāng【综】源出不详。或出自匡氏(91)。江西丰城(351)、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为匡姓

  • 读音:Dǎn【音】 亦音井(Jǐng)(15,21),系古井字。【源】 非汉族姓(9)。见《康熙字典》(22,80,81)、《直音》(15,21)。【望】 扶风(17,418)。【布】 清时四川有此姓

  • 陽丘

    读音:Yángqiū【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食邑阳丘(故城在今山东章丘东15里),以邑为氏(6,7,24,60)。亦见《姓苑》(9,17)。【变】一作〔阳邱〕(8,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

  • 异奇斤

    读音:yì qí jīn高车十二姓,有异奇斤氏。(见《元和姓纂》)

  • 读音:Guì【源】系自妘姓。周武王封陆终第四子求言于郐,即郐仲之国,本祝融之墟,在溱洧之间,为郑武公所并,遂为新郑(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北35里之古郐城),子孙以国为氏(7,11,12,17,60)。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