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ónù【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亦作〔薄努〕(160)。
读音:Túmòlǐ’ěr【源】 清时居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429)。
读音:bī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湖北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彬宝,晋时江夏人,见《陶侃别传》(11)。彬霁,唐时人,撰《秘苑状启》四卷(15,21,60)
读音:mò【源】 貊,国名,或以国为姓(10,62)。貊即貉,古东北夷、三韩之属,在今朝鲜半岛(62)。【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湖北武汉(91)、台湾台中、南投、高雄(64,68,261)等
读音:Kěh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ōch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变】 ①一作〔倭彻勒〕(180,260)。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乌车勒氏(256),〔乌车勒〕似即倭彻埒之异译。
读音:Lǒ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彰化(68,261)、北京、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运城,湖北之武汉,湖南之冷水江,广东之新
读音:wǔ xiàng与“五相”同。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 云: “吴相伍员子孙,吴人号之伍相氏。”一作“五相”。
读音:Xióng熊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芈姓。鬻熊为周文王之师,曾孙熊绎被封于楚,其后人遂以祖父字为姓氏。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为黄帝有熊氏之后。三是由他族改姓而来。熊
读音:Mòkēlǐ【综】清正红旗蒙古闲散三格之妻为莫柯里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