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猶
【音】 沈音沉(Chén)(7,9,60)。【源】 春秋时鲁国有沈犹氏(6,7)。汉景帝时封楚元王子岁为沈犹侯,故沈犹系地名,当以地为氏(26,60,62)。【变】 一作〔沉犹〕(76)。【望】 鲁郡(17,418)。【人】 沈犹行,春秋时曾子弟子(7)。
历史上罕见复姓。沈,或作 “沉”。《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广韵·注》云: “沈,直深切。鲁贩羊者有沈犹氏。盖以地为氏者。”
曾子弟子有沈犹行。
【音】 沈音沉(Chén)(7,9,60)。【源】 春秋时鲁国有沈犹氏(6,7)。汉景帝时封楚元王子岁为沈犹侯,故沈犹系地名,当以地为氏(26,60,62)。【变】 一作〔沉犹〕(76)。【望】 鲁郡(17,418)。【人】 沈犹行,春秋时曾子弟子(7)。
历史上罕见复姓。沈,或作 “沉”。《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广韵·注》云: “沈,直深切。鲁贩羊者有沈犹氏。盖以地为氏者。”
曾子弟子有沈犹行。
读音:sān qiū《蜀志》有三邱务。(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三邱”,本地名,或“以地为氏”。《蜀志》有三邱务。或作“三丘”。
读音:Zhūzuǒ【综】 源出不详。上海嘉定有此姓(351)。
读音:Chìsòng【综】 获麟之儿,姓赤诵,名子乔,字受纪,孔子亲问之,见《孝经援神契》(60,62)。赤诵即赤松。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孝经·援神契》 云: “获麟之儿
读音:Sàdáhā【综】 清满洲镶蓝旗有萨达哈氏(259)。
读音:Túlǔb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脱里别歹”,又有“朵里别歹”,《续通志·氏族略》 以为一姓之别译,故合二为
读音:zhān gě【源】 金时女真人姓(60,62)。系粘割氏之异译。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变】 即粘割氏(71),又作粘合、粘哥(60,62)。【望】 彭城(60,62)。【人】
读音:shī yán宋有大夫师延宜,其先掌乐职。(见《通志·氏族略·以官名为氏》)
读音:Shítúlǐ【综】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呢楚克之继妻为石图里氏(260)。
读音:xiàruò门巴族姓氏。历史上父系氏族名,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有载,未道其详。
读音:Nuó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