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ú

【源】 ①相传为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60,62)。②一作〔䣇〕,春秋时卫大夫食邑,因氏,见《姓考》(17)。③其先原居卫国裘氏之地,后省衣为求(7,11,17,60)。④本仇氏,避难改为求氏(7,12,60)。【望】 南阳(17,418)。【布】 浙江萧山(209)、新昌(379)、上虞(279)、台湾台南、台中(64,68,261)、安徽淮南(362)、天长等地均有此姓。【人】 求移忠,宋时嵊(今浙江嵊县)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21)。


现行较罕见姓氏。河北之获鹿、浙江之椒江、云南之兰坪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姓苑》 云: “本仇氏,避难改焉。”② 《姓氏考略》 据 《姓氏急就篇·注》 注云: “裘氏改为求氏。” ③又注: “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

汉代有求仲,隐士; 明代有求伯杰,知郴州; 又有求琰,九江通判。

猜你喜欢

  • 读音:lì【源】 ①西羌姓荔非氏后改为荔氏(60,62)。②或大荔戎(西戎一支)之后有荔氏(60)。③鲜卑大人荔游之后(60)。④西夏人姓(40)。【变】 亦作〔茘〕(21,62,80)。【布】 四川

  • 读音:guàn【源】 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60,62)。【布】 明时蓬州有此姓(19,21)。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音‘冠’。本毌丘复姓,后去丘为毌氏。” 《中文大字典》

  • 读音:wǔ【源】 ①春秋时楚公族有仵氏,见《路史》(17,60)。②明时凤阳仵璪,原姓午,初为英山县令,后寻迁翰林学士,赐姓仵,官至文华殿大学士(62)。【望】 魏郡、襄阳(7,17,21,418)。

  • 读音:Xiá【综】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宋有遐至,明有遐旺。”未详其源。

  • 鐵木兒

    读音:Tiěmùér《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注云:“蒙古族姓氏。元有铁木儿·不花、铁木儿·塔识。”(按:疑此即“帖木儿”之别译。铁木儿·不花,当是“帖木儿·补化”之别译。

  • 读音:Yuán【源】 古有沅国(故城在今湖南西沅江地区),为伏羲之后,巴子分王黔中(故城在今湖南沅陵西)者,即楚之沅州,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布】 湖南攸县(283)、浙江江山(325

  • 莫爾哲哷

    读音:Mòěrzhéliè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本村庄名,以地为氏。或译作 “墨尔迪音”,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莫”而为单姓。

  • 读音:Mán【源】 ①龙苗之裔居荆蛮(亦称荆楚),楚围蛮氏,蛮子赤奔晋,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2,15,60)。②台湾土著姓(65)。【望】 荆南(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

  • 利孫

    读音:Lìsūn【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公孙食邑于利,因以为利孙氏(7,12,17,60)。②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见《路史》(17,60)。【人】 汉时东莱太守任康,娶利孙氏女(7,12)。历史上罕见复

  • 读音:xīn【源】 侁 ,商世侯国,见《字汇补》。当以国为氏,与莘不同,见《路史》(80)。亦见《吕览》(63,80)。历史上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 其注云: “与 ‘莘’ 通。《吕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