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餘
【源】 ①春秋时晋下军大夫梁馀子养,本卫国人,其后以梁馀为氏(6,7,9,12,60)。当为梁氏在故国者,宜曰梁馀氏(7)。②伯益之裔秦仲封于襄,又分其子康于夏阳,为梁伯,其后遂有梁氏、梁馀氏、梁于氏(6,17,19,21)。【变】 一作梁于(17,60)。【望】 汲郡(418)。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晋下军御梁馀子养之后。” “以族为氏”,一作“梁于”。
【源】 ①春秋时晋下军大夫梁馀子养,本卫国人,其后以梁馀为氏(6,7,9,12,60)。当为梁氏在故国者,宜曰梁馀氏(7)。②伯益之裔秦仲封于襄,又分其子康于夏阳,为梁伯,其后遂有梁氏、梁馀氏、梁于氏(6,17,19,21)。【变】 一作梁于(17,60)。【望】 汲郡(418)。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晋下军御梁馀子养之后。” “以族为氏”,一作“梁于”。
读音:Yōuluókù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sān lǘ三闾大夫屈原之后,有三闾氏。(见《风俗通》)楚屈原为三闾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按:三闾,原为战国时官名,职掌楚王族昭、屈、景三氏。《尚书·大传》又云:八家为邻
读音:Gōngbīn【源】 春秋时鲁大夫公宾庚之后,见《风俗通》(11,17,60)。【变】 一作〔公賔〕(9,62)。【人】 公宾就,东汉王莽时校尉,北海人,斩莽首传于宛(6,21)。历史上罕见复姓
读音:Gōngsūn【源】 ①相传神农同母之弟勗,嗣少典(黄帝之父)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氏,盖轩辕帝(即黄帝)初姓公孙,后改姬姓,见《路史》(60,62)。 ②春秋时诸侯之孙皆为公孙,后亦有以为
读音:Ji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景谷等地有分布。汉族、傣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有载; 景谷县公安局亦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Shāmà【综】 明清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沙骂土司为彝族人,姓沙骂,后改姓安氏(129)。疑沙骂即沙玛。
读音:Hélèkè【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莫力登哈拉,汉姓为孟(189)。达斡尔族姓氏。系出墨尔迪音“哈拉”。后或改单姓“孟”,盖取其哈拉 “墨尔迪音”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 “孟”而得。
读音:mí【源】①系自芈姓。麋子国,在楚之当阳(故城在今湖北当阳),见《国名纪》(17)。以国为氏。又说,楚大夫受封于南郡之麋亭(故城在今湖北江陵东南),因以为氏(7,12,21,60)。②楚王工尹糜
读音:sè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周桓王之后有啬氏。(见《路史》)
读音:Lābài【源】 元时人姓(24,63)。元代蒙古族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蒙古贵族。元俗每岁十二月下旬,武备寺供弓箭环刀,束草为人形一,为狗一,选世家之贵重者交射之。非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