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ǎn

昝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由咎姓变化而来。咎有灾祸意,不吉利,于是有人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横,成为昝姓。二是以部落名为姓,源于四川蜀人。三系改姓。

昝姓历史人物有昝殷,唐代妇产科医学家,精通理学原理,尤其擅长妇科,撰《产宝》一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

昝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六十五位。


【源】 ①昝氏为蜀地姓氏,见《姓苑》(6,11,12)。 ②汉时萧何封于酇,其地在襄阳光化县,其后以为姓。酇省部首为赞,后讹为昝(21)。 ③北魏时改叱卢氏为昝氏,见《魏书·官氏志》(7,60)。一说,昝卢氏改为昝氏(12,27)。 ④唐时吐蕃酋帅有昝氏(7,242)。清时甘肃洮州厅,洮州卫底古族西番头目昝南秀节,其姓为明洪武时所赐(72)。【望】 太原(17,418),彭城(21)。【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昝坚,晋时桓温部将(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魏县及尚义、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山东之平度、陕西之韩城、甘肃之永登及酒泉、辽宁之清原,湖北之老河口及武昌、四川之合江及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子感切。何氏《姓苑》有昝氏,蜀人也。望出太原、彭城。” ②或出自鲜卑族。郑樵又注: 代北复姓,“昝卢氏改为昝氏。”③土族之昝姓,则由藏人融入。据传,宋代有两藏族部落,一个叫昝撒 (即现在之东西昝扎); 另一个叫哇尔撒 (即现在的巴扎人),他们都居住在龙王山下,操藏语,与土族共牧于华热 (湟水以北) 地区,现土族中的昝姓人,是融于土中的昝撒藏人,以部为姓,后取“昝撒”之首音,谐以汉姓“” 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土族》。

晋代有昝坚; 唐代有昝商; 明代有昝诚,成化进士; 又有昝如思,嘉靖进士,官御史; 清代有昝茹类,康熙壬辰进士。

猜你喜欢

  • 西方

    读音:xī fāng【源】 少昊,金天氏,位主西方,子孙以为氏(6,12,17,60)。【人】 西方虔,晋末前燕慕容廆之将,北平人(17,21)。西方琥,宋时淄州人,登科(12,21)。罕见复姓。《郑

  • 读音:Zhēng【源】 争为古国,见《玉篇》,争氏当以国为氏(60,62)。【人】 争同,汉时人,见《印薮》(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

  • 毋鹽

    读音:Wúyán【源】 战国时齐国无盐(一作毋盐)邑大夫之后(11,60,62)。无盐,春秋时宿国,战国时为齐邑,丑女钟离春为此邑人,故城在今山东东平县东20里。【人】 毋盐益,汉时人,见《容斋随笔》

  • 拽浪

    读音:Zhuàilàng【源】 西夏人姓(3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叶朗〕(24,31,63,101)。【人】 拽浪僚礼、西夏臣,亦作叶朗罗里(31,40,63,101)。《姓氏词典》引

  • 读音:tán为瞿昙氏所改,望出河南。(见《姓氏考略》)▲<南朝宋>昙迁,范晔之友。

  • 武寧

    读音:Wǔ'níng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朔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明饒息

    读音:Míngráoxī【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以猴为原始图腾的傈僳族氏族,因傈僳语中称猴为明饶息,故以明饶息为氏,汉姓为侯(148,149)。

  • 公仲

    读音:gōng zhòng【源】 战国时韩公族有公仲氏(60,62)。【变】 《史记》作〔公中〕(17)。【人】 公仲连,战国时晋人,赵烈侯赵籍以为相(17,21)。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读音:zào【源】 ①周穆王之臣造父为古之善御者,其后有造氏,见《姓苑》(60,62)。②西羌人姓(60,62)。【望】 京兆(418)。【布】 北京、四川成都(91)、重庆、江苏武进(314)等地均

  • 郎依

    读音:Lángyī【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郎依氏(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