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ài

戴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谥号为姓氏,源于子姓。春秋宋国国君戴公的后人,戴公为死后谥号,其子孙遂以谥号为姓氏。二是殷氏改戴姓而来。周武王灭商,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姓氏,称殷氏,其后有改姓戴的。三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有戴国,灭亡后,其国人遂以戴人姓。

先秦时,戴姓主要在豫东一带繁衍,后迁居谯郡亳州,形成谯郡郡望。西汉时,有部分戴姓人从豫东迁往豫南,也有部分从毫南迁往广陵(今江苏扬州)者。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姓在江浙一带分布广泛,且有徙居今安徽、湖北者,唐初入闽,盛唐之际,戴姓在陕西、山西、湖南、江西等地均得以发展繁衍。宋元之际,戴姓人有南迁福建、广东者。明洪武年间,戴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迁于陕西、安徽、山东、河北、东北、江苏等地。清代时有迁往台湾者。如今,戴姓主要以江苏、浙江两省为多。

戴姓历史人物有戴德,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编有《大戴礼记》,为古代各种有关礼仪论述的集录。戴圣,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宣帝时,立为博士,世称“小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戴逵,东晋学者、雕塑家、画家。博学儒雅,言谈高妙,多才多艺,琴书画均有很高造诣。擅长雕塑及佛像铸造,首创干漆夹绽雕塑法。戴震,清思想家。少时勤学好问,成年后,对经学、天文、历算、地理、音韵训诂等均有深入研究,为乾隆时期“皖派”考据大师。治经反对师法汉儒,主张以原经典本身为主,属古文经学。学者段玉裁、王念孙父子皆从其学。著述丰厚,所著多入《戴氏遗书》。

戴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一十六位。


【源】 ①系自子姓。戴,周时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兰考境旧考城东南五里),后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12)。②宋戴公之后,以谥为氏(6,11,12,60)。③殷氏有改为戴氏者,以义改也,见《鼠璞》(60,63)。④清满洲八旗姓达尔充阿氏、戴佳氏等后均改为戴姓(180)。今满族姓(344)。⑤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汉姓有涂、戴(192)。⑥瑶(118)、回(178)、蒙古(255)、土家(287)、台湾土著(65)、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江苏、浙江等省均有此姓,2省戴姓约占全国汉族戴姓人口53%。【望】 谯国、广陵、清河(17,21),谯郡(418)。【人】 戴不胜,春秋宋大夫(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藏、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不得姓之国),开封封邱县戴城是其国。隐公十年,郑人伐取之。或云: 旧考城县是,为宋人所灭,改名谷城,子孙以国为氏。”②又云: “宋戴公之后亦为戴氏,是以谥为氏者。” 此当系出子姓。③ 《姓氏考略》 注引 《鼠璞》 云: “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④或为满族姓戴佳氏所改。

汉代有戴德,信都王太傅; 东晋有戴逵; 唐代有戴嵩; 宋代有戴复古;清代有戴震、戴望。

猜你喜欢

  • 读音:Xìng《姓氏词典》 引 《五万元音》 收载,未详其源。“莕”,乃“荇”之异体字。水草名。《诗·关雎》: “参差荇菜”,或以为姓。莕,或为荇姓之分族。

  • 洪鄂禮

    读音:Hóng’èlǐ【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巴图礼之妻为洪鄂礼氏(260)。

  • 都塗

    读音:Dūt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都涂吾西。”未详其源。

  • 圖爾格

    读音:Túěrgé【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一作〔图尔格斯〕(72,259)。【人】 图尔格阿敏道,清蒙古镶红旗人,世居察哈尔,任副都统(23,72)。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

  • 读音:cè楚公族有侧氏。(见《路史》)

  • 本古

    读音:Běngǔ【综】 纳西族姓。“本古”意为村头,以方位为姓(432)。

  • 读音:yǎn【源】 ①颛顼帝裔孙皋陶,字庭坚,为舜太士,明五刑有功,赐姓偃氏,封于河东为诸侯,春秋时小国,贰、轸、州、绞、蓼、六、群舒皆其后也。春秋时楚尽灭偃姓之国,其后遂以姓为氏(6,7,12,15

  • 略陽

    读音:Lüèyáng【源】 以县名为氏,见《汉殽亢碑》(60,62)。汉置县,故城在今甘肃秦安东北90里(8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汉殽元碑》云: “以县名为氏。”其地在陕

  • 读音:Kuāng【综】 或为匡姓分支(91),见《新编千家姓》(73)。今大陆北方有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现代北方有(此姓),为匡姓分

  • 柳下

    读音:Liǔxià【源】 春秋时鲁孝公之裔展禽食采于柳,号柳下惠,因氏(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姓谱》 云: “源于展姓,系展禽之后。” (按: 展禽乃鲁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