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
【源】 ①系自妫姓。息国之后,见《风俗通》(1)。②楚屈御冠为息尹,即息公子边。子边以息尹而为楚大夫,因称息夫氏,见《姓考》(1,12,17,21,60)。【望】 京兆(17,418)。【人】 息夫躬,汉时河内河阳人,光禄大夫(1,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妫姓。《风俗通》 云: ‘息公子边为大夫,因氏焉。’世居河内河阳。”此以国爵为氏,系出妫姓。
汉代有息夫躬,河阳人,哀帝时为光禄大夫;唐代有息夫牧。
【源】 ①系自妫姓。息国之后,见《风俗通》(1)。②楚屈御冠为息尹,即息公子边。子边以息尹而为楚大夫,因称息夫氏,见《姓考》(1,12,17,21,60)。【望】 京兆(17,418)。【人】 息夫躬,汉时河内河阳人,光禄大夫(1,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妫姓。《风俗通》 云: ‘息公子边为大夫,因氏焉。’世居河内河阳。”此以国爵为氏,系出妫姓。
汉代有息夫躬,河阳人,哀帝时为光禄大夫;唐代有息夫牧。
读音:duì见《姓苑》,望出河南。(见《万姓统谱》)明对庆长,万历丙子科举人。(见《畿辅通志》)
读音:Yù【综】遹复,宋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15,21,24)。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 “入声”部。未详其源。宋代有遹复,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
读音:Zhǎowùliètì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引《蒙古秘史》收载,未道其详。
读音:Zhòngwū【综】 汉有仲乌嬴,见《容斋随笔》(21,63)。张澍考证,《史记》中有乌氏嬴,无姓仲乌者(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
读音:Kuāng【综】源出不详。或出自匡氏(91)。江西丰城(351)、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称: “现代北方有 (此姓),为匡姓
读音:lì【源】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1,6,7)。②台湾土著姓(65)。【望】 临安(17,60,418)。【布】 台湾(68,261)、四川、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力题,汉时鲁相(6,12)。现
读音:Tuōmù【综】 ①清镶蓝旗满洲监生顺代之妻为托木氏(260)。②达斡尔族姓(哈拉名),汉姓有陶、乔二氏。下属三个莫昆:吐钦、古隆、瓦楞等(189)。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读音:Húxùn【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五姓庄(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五姓庄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Tài【源】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按: “肽” 为有机化学用字,字之产生,为时颇近,作为姓氏,似
读音:Rúzǐ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上古诸侯或卿大夫之拟用为其后者谓之 “孺子”,如:“征缮以辅孺子”(《左传·僖公十五年》),其后或即以孺子为氏。《说苑·权谋》 有孺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