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ng

【源】 ①春秋时楚大夫恒思公之后有恒氏、常氏,见《世本》(3,6,12,17,60)。 ②春秋时卫康叔支孙食采于恒(故城在今河北正定南),因氏,见《姓考》(17,62)。 ③清满洲八旗姓恒吉哩氏后改为恒氏(180)。满族姓(181)。【变】 庙讳中六姓有〔��〕,即恒氏(9)。【望】 东海(12,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恒斐,汉时东安长(21)。亦作恒裴(1,6)。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晋城、临汾,甘肃之永登,湖北之老河口,云南之兰坪、泸水,四川之南江等地有分布。汉族、白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楚大夫恒思之后。见 《世本》。”望出东海。宋代因避真宗赵恒名讳,改恒为“”。②傈僳族之恒氏则源于猴氏族,傈僳语称“芈扒” (或云称“海扒”、“海彼”)。传说一对夫妻结婚十一年而没有子女。一天,妻子梦见一只小猴扑入怀里,不久就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母猴。小母猴长大成亲,生下了孩子便是猴氏族的祖先,叫恒玛塔,遂以为姓。或取恒玛塔之首音谐“”,而为单姓; 或谐“”近似音之 “”、“” 而为姓。

猜你喜欢

  • 如雍

    读音:Rúyōng藏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如雍氏(族),为王族烟亲,后或以(氏)族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猷格

    读音:Yóugé【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变】清镶白旗满洲护军麒麟太之妻为尤格氏(260),〔尤格〕似即猷格之异译。【人】清镶蓝旗蒙古领催舒保之妻为猷格氏(26

  • 读音:chí见《姓苑》。梓潼五妇山,驰水所出,是以水名为氏。(见《姓氏考略》)驰九垓,仁寿人,成化中举人。(见《万姓统谱》)

  • 读音:Fá/Far【综】 源出不详。湖南湘潭有此姓(373)。

  • 朶爾只

    读音:Duǒěrzhī《姓氏词典》有载。其注 “朵儿只”云: “又作朵尔只。见 《明史·卷三二七》,明有朵儿只·伯。”

  • 读音:xià【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予收载,初见于 《姓苑》。未详其源。

  • 读音:míng赵贤人窦犨,字鸣犊,非罪被杀,子孙以字为氏。(见《元和姓纂》)

  • 司城

    读音:sī ché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宋武公名司空,国人避讳,改司空官名为司城。宋公子荡为司城,其后曰荡氏,世为司城,因氏(12,60)。一说,宋公族大夫乐喜,字子罕,为宋司城,其后世为司城

  • 读音:Pēng【源】 春秋时齐公族有泙氏(17,62)。《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并注此音。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他。

  • 读音:Jǔ【源】 见《姓苑》(7,9,63)。【布】 江苏高淳有此姓(305)。《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