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īng

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周武王之子被封于应(今河南平顶山),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西域姓氏中有应氏。

应姓发源于河南。晋永嘉之乱后,应姓渡江南下。唐宋两代,应姓广布于黄河中下游,其发展重心已移至南方,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成为其繁衍生息之地。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也已有了应姓人家散居。元代以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都有应姓人家入居,后还迁徙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明初,应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等地。如今,应姓尤以浙江、安徽等省为多。

应姓历史人物有应曜,汉初隐士。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拒。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应顺,东汉大臣。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以廉直著称于世。育有十子,皆有才学,极大地壮大了汝南应姓的声名。应劭,东汉人,少时博览群书,因感叹古代典籍流失,于是立志著书。著有《汉官仪》及《礼仪故事》,又撰《风俗通义》记录汉代礼仪及历史地理。应,三国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他的诗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百姓对安居乐业的期盼。

应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七十五位。


周武王封应,其后以国为氏。(见《广韵》)

应氏,侯爵,武王第四子,今汝州叶县故应城是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汉>应顺,南顿人,河南尹。<后周>应用,江南人,书法家。<清>应宝时,浙江永康人,诗人。

猜你喜欢

  • 精縱

    读音:Jīngzòng【源】 系自姬姓。周平王长子名精,封于纵邑,为精纵氏,精氏,见《姓氏英贤传》(6,7,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姓。周平王子精别

  • 读音:Yǎng养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楚有养邑,食邑者后代以封地为姓。养姓早期活动在河南、湖北一带,后以山阳郡(今山东金乡西北)为郡望。养姓历史人物有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大夫。擅长射箭之术,能在百

  • 弃疾

    读音:qì jí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改名熊居,子孙以为氏。(见《元和姓纂》)

  • 高麗

    读音:Gāolì【源】 元时蒙古人姓。源出高丽国(24)。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人】 元时宣慰副使博罗特穆尔之妻为高丽氏(24)。元代高丽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为国名,

  • 鄂斯爾

    读音:Àosīěr【综】 达斡尔族姓(哈拉名)。又作额苏里氏,下属5个莫昆,汉姓为何、鄂、单、杜等(189)。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林耀华《达斡尔族氏族、亲属和习俗

  • 賞竹

    读音:Shǎngzhú《姓氏词典》 引 《明史》 收载,“明有赏竹监藏。”未详其源。

  • 读音:yōu优,子国。(见《太平寰宇记》)舜臣晏龙优姓。(见《潜夫论》)《史记》:优孟,楚乐人也,子孙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技为氏》)

  • 鉏丘

    读音:chú qiū【源】 系自姜姓。炎帝之后,齐公族有丘氏(8,60,62)。【变】 后改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

  • 揚石

    读音:Yángshí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杨食” 曰: “一作 ‘扬石’。” 郑樵注引扬雄《自叙》 云: “叔向,晋太傅,食采扬氏,其地平阳扬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

  • 泥也敖

    读音:Níyě’áo【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亦作〔泥也南敖〕(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