宧
读音:Yí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布】 台湾台东(64)、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布】 台湾台东(64)、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Hánxié【源】 彝族姓。属乌蒙家支(375)。
读音:Xiāng【源】 见《新编千家姓》(73)。湖南有湘江,或以水名为氏(62)。【布】 湖南湘潭(373)、北京(9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浙江之嵊县、山西之朔州及吕梁地区有分布。
读音:Yùqī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5)。
读音:Níshú《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泥孰·匐、泥孰·啜、泥孰·莫贺设。”未详其源。
读音:olā’ěr【综】 清镶白旗蒙古马兵常海之妻为敖拉尔氏(260)。
读音:máo【源】 子姓分封,有北殷氏,见《史记》。《世本》作髦氏(11,17)。故称殷后有髦氏(11,15,21,62)。【变】 一作〔旄〕,古时髦、旄字相通(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
读音:hú sè luó后魏代北姓,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斛瑟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
读音:Hánggǎtǎ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罗尔迈兰(23,63,180,260)。【变】清蒙古镶白旗(61)及驻防杭州满洲八旗(256)都有杭阿坦氏,清蒙古正黄旗有杭阿特氏、正白旗蒙古护军元保
读音:Éwǔ【源】 西夏人姓(95)。
读音:Tǒu钭姓的来源出自姜姓。相传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原齐国国君康公被放逐到海上,生活十分艰苦,居洞穴,食野菜,以酒器钭作釜锅,用以烹煮食物,其支庶子孙后来便以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钭姓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