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駟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字子驷,后以为氏(7,12,17,21,60)。【变】 亦为驷氏(12)。【它】 驷氏本无子字,见《古今姓氏辨证》(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其注云:“姬姓。郑公子騑字子驷之后也。亦为驷氏。”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注云: “郑穆公子騑字子驷, 后以为氏。”其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又称: “驷氏本无子字。”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字子驷,后以为氏(7,12,17,21,60)。【变】 亦为驷氏(12)。【它】 驷氏本无子字,见《古今姓氏辨证》(7,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其注云:“姬姓。郑公子騑字子驷之后也。亦为驷氏。”此以字为氏,系出姬姓。《姓氏考略》据《元和姓纂》注云: “郑穆公子騑字子驷, 后以为氏。”其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又称: “驷氏本无子字。”
读音:Nòulètè【源】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锡喇塔拉、扎噜特等地(23,63,260)。 【变】一作〔耨勒特〕(260)。 【人】清正蓝旗蒙古护军英钩色之妻为耨勒特氏(260)。
读音:mǔ【源】①西汉时有反叛者马何罗,东汉明德马皇后耻与其同宗,改其族为莽氏(7,12,60)。②明时云南永昌凤溪(今保山)长官司长官、施甸(今施甸)长官司长官、保山县甸头巡检司土巡检等均姓莽,系布
读音:Mán【源】 ①帝鸿(即黄帝)之后(8,60,62)。②本为瞒姓,省目为㒼氏,见《姓考》(17,62)。③宋时辰,沅州蛮种有此姓(7,24)。一说,《说文》中蛮音㒼,
读音:bó xià【源】 周文王之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城在今陕西咸阳北之毕原),称毕公高,其后裔晋大夫毕万封于魏(故城在今山西芮城东北),是为魏侯,其后有伯夏氏(6,7,17,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
读音:Dábùyè【源】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hè guān与“鹖冠”同。历史上罕见复姓。或作“鹖冠”。《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 云: “賨人以褐冠为姓。” 賨人,史或称“巴夷”,为今土家族之先。骠勇善斗。褐
读音:Májué【综】 彝族姓。丁惹、勒尔等家支均有麻觉氏(375)。
读音:Tǎtǎ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答答儿歹”,又有“塔塔歹”。《续通志》疑二者为一姓之别译,故合二为一,以与
读音:Zhá【综】 见《中国姓氏集》(62)、《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桃园、澎湖(64,68,261)、甘肃岷县、新疆疏附(62)、内蒙古东苏旗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新疆之布尔津有
读音:Nízhūhú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长白山(23,63,180,260)。【变】 亦作〔尼竺浑〕(260)。【人】 尼珠浑甘笃,正黄旗人,累官兵部侍郎兼副都统,授二等男(23)。清代满族姓